2004年的中正紀念堂牌樓,匾額上以歐體書「大中至正」(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我們今天大部分的人一生只會有一個名字,但蔣介石(1887-1975)和許多古人一樣,有著很多不同的稱呼。有人稱他蔣介石,有人叫他蔣中正,到底這之間有什麼分別呢?
首先,名跟字是不同的。中正是他的名,介石是他的字。
但其實,中正也不是他最早的本名,而是三十歲以後才取的。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有關蔣介石的命名歷史。
一、譜名「周泰」
譜名是指一個人登記在族譜上的姓名,必須依照宗族的輩分來取。
像這裡「周」是蔣介石的「字輩」。「蔣周泰」是他在族譜當中的名字。
二、乳名「瑞元」
乳名是出生以後,由父母等長輩給取的非正式名字,又叫幼名、小名、小字。很多人即使後來有了正式名字,親人之間依舊會習慣用乳名稱呼。
「瑞元」這個乳名是蔣介石祖父為他起的,鄉里人也都這麼叫他。直到後來蔣介石回鄉祭祖時,親舊父老仍然都喚他為瑞元。
三、學名「志清」
學名,又稱訓名。是古時入學接受教育的時候,由父親、老師等長輩所取的正式名字,有別於小名、表字。學名供老師稱呼,也具有明定求學志向的用意。
「志清」是1902年,蔣介石15歲到寧波箭金公學上學時所取,寓意是「志向清遠」。這個名字至少跟著他到過奉化龍津中學堂、留學日本學習軍事、回國參與辛亥革命,以及1913年的二次革命時期。也就是大約三十歲以前,蔣介石的本名都是「蔣志清」。
四、表字「介石」
表字,又稱字,是傳統上在本名以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往往會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本名則可以是自己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在1912年,蔣介石於日本留學時,就已經在他自創雜誌《軍聲》中使用了「介石」這個筆名,後來隨著他1917、1918年左右改名「中正」的同時,也正式以「介石」為字。
「介石」的典故出自於《易經‧豫卦》中的六二爻。其爻辭曰:「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而易傳《小象》對於豫卦這句爻辭的解釋是:「『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我們可以看到「中正」一名其實也是由「介石」的典故而來,這部分留待下節詳說。
相傳為孔子作的《周易‧繫辭下傳》對這句有過解釋:「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根據《繫辭》的解釋,我們可以推知「介于石」相當於「介如石」,是指心志耿介正直,像磐石一樣的意思。而「『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則是說不等一天終竟,就悟知了『豫卦所象徵的歡樂』宜適中的道理(知幾),這能獲得吉祥,因為守持中正之道。
故朱熹《周易本義》云:「卦獨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近思錄‧警戒》則說:「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老蔣取字「介石」,一方面是以「耿介如石」自勉,一方面也有「豫卦」本身的吉祥涵義在裡面。豫卦卦辭說:「豫,利建侯、行師」。
「利建候、行師」,即有利於建國封候和出師作戰。蔣先生在輔佐孫中山、打算以軍事統一中國之際,採用了豫卦卦辭對建國封侯和行軍大有利的美好寓意,正式取了「介石」作為表字,後來這個字也跟著他一起出生入死,戎馬半生,伴他得到統一中國和抗戰勝利的榮耀。而這其中的種種艱辛,沒有耿介的堅持,沒有堅如磐石的意志,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們常以「書如其人」讚賞老蔣書法和其人格之間的完美契合。其實,他又何嘗不是「書如其字,字如其人」,皆可以「其介如石」形容呢?
五、名諱「中正」
「中正」是1917年至1918年間,蔣介石三十而立時所取的本名。此後,他不再叫做「蔣志清」,而是「蔣中正」了。這個名字伴隨著蔣介石此後的一生,陪他走過北伐、下野、統一中國、剿共、八年抗戰、退守臺灣等等萬分艱辛的戎馬歲月。象徵他「大中至正」的坦蕩胸懷,直至逝世。
事實上這次改名的原因也正是為了自省己身,堅定信念。年輕時期,蔣介石也曾浪蕩過,並在日記中表現過多次痛悔。這次改名以後,他逐漸擺脫了那些惡習,終其餘生都過著非常自律和嚴謹的生活。即使在戰事吃緊的時候,也依然維持每天讀書、打坐、寫日記的堅持。
「中正」典故在前一節已經解釋過,是跟著豫卦「利建侯行師」、六二爻辭「介于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而來。
其實這裡《小象》傳之所以用「中正」解釋豫卦的六二爻辭,還有一層涵義是它的卦象。豫卦的卦象是「坤下震上」,也就是除第四爻屬「陽爻」以外,其餘五爻皆屬「陰爻」。而第二爻既為下卦中位(中),又為偶數位,屬陰位,而陰爻居陰位,為當位(正)──這在爻位的涵義上屬於「既中且正」,稱為「中正」。所以,《小象》傳才會說豫卦的六二爻辭是「以中正也」。「中正」,在《易》爻中尤具美善的象徵,象徵著事物守持中道、行為不偏。
這便是蔣先生的自我惕勵,大中至正。
雖然「大中至正」起源於漢唐以來經學家對《尚書‧洪範》的注解,但我們一般相信蔣介石「大中至正」的理念更主要是出自於對陽明學的深刻服膺。
蔣介石到日本留學以後,發現當時日本人很推崇明代王陽明大儒,因而反思中國文化對於中國人的深遠意義。他自此也受陽明學影響極深。王陽明在《傳習錄》上卷中有:「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城,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意思是指陽明先生在貴州待了三年,養浩然之氣,已達到了純粹、精深、中正無私的水平。
而老蔣一生在顛沛與造次之際,始終謹守著深刻的思維修煉和修身養性的勤樸生活,正是對「大中至正」的黽勉實踐。
蔣介石很喜歡《易經》哲理和易學術數的玄奧。他在臨終前,曾深有體會地道出了他一生的處世感懷:「是非審之於己,譭譽任之於人,得失取之於數。」「數」是術數、規律、命運之意。這世界上的是是非非,複雜萬千,全憑自己去慎思明辨,然後篤定前行。至於隨之而來的一切讚揚或譏罵,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唯有泰然處之而已。至於事業成敗,很多時候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從蔣的這句話,可以知道他對易學有很深的見解。或許他敗退臺灣後,曾遭受過許多人的譏諷謾罵。他的態度不是因此消沉憤怒,而是隱忍、自省和釋然。能做到這樣,除了晚年《聖經》對他的深遠影響外,中國傳統文化的自幼涵養,亦是功不可沒。
聽說,蔣介石每次下野,便會回到家鄉奉化溪口居住,且常常在雪竇寺中落宿,為的是在這處風水寶地裡,重新沾回福氣和祥瑞吉運。也就是這樣,蔣介石才能屢屢跌而再起,且再起時的地位都能比原本更高,都有這一易學的術數文化因素在。
蔣介石的元配夫人毛福梅他大四歲,據說在成婚之前,曾對夫婦的未來卜了一卦:「梅開有福,鼎和有國,女大四歲,既吉且利。」後來,這位毛夫人果然為他生了一個貴子──蔣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