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兔呈祥迎元宵 漫談食俗話湯圓(組圖)

作者:高妍晨 發表:2023-02-04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特大

元宵節
新年第一個月圓日,寓意著團圓、美滿的元宵節標示著新年結束,美好的一年正待啟航!

「金虎歸山樂送舊歲,玉兔臨門喜迎新春」,揮別壬寅金虎,在世界局勢瞬息萬變中,人們迎來了期盼「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玉兔癸卯年。很快的,新年第一個月圓日,寓意著團圓、美滿的黃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即將來臨,標示著年節結束,美好的一年正待啟航!

元宵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慶之一,起源最早可以上溯至秦漢時代,家家戶戶拜祖先、吃元宵(湯圓),民間張燈結綵,有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龍舞獅等應景活動,十分熱鬧。

吃湯圓
元宵節最重要的食俗,就是和家人團圓一起吃湯圓。

說到元宵節最重要的食俗,當然就是和家人團圓一起吃湯圓了,瞭解關於湯圓在歷史上的演變過程、飲食文化,以及其他元宵節傳統食俗,一窺古人的養生智慧和習俗傳承,讓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加景仰和自豪。

走過歷史 湯圓的前世今生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唐代鄭望之《膳夫錄》中記載:「汴中節食,上元油錘。」南北朝時已有油錘,是在米粥或豆粥上澆淋肉汁,用來祭祀。根據古書記載,唐朝油錘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亦有「油畫明珠」美名。

唐代元宵節也吃「麵蠶」,在呂原明《歲時雜記》中說:「京人以綠豆粉為蝌蚪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撚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

南宋出現的「乳糖圓子」,推估是有餡湯圓的前身。宋代明州以白糖、黑芝麻、豬油做成餡,下鍋時先沉後浮,名為「浮元子」。「湯」是熱水之意,後來逐漸稱作湯團、湯圓。

明代時就稱呼這種糯米糰子為「元宵」,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精心特製的「八寶元宵」,堪稱當時的創意美食,讓元宵更添風味。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