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博個好名聲?李克強再提穩經濟避談「清零」(圖)

發表:2022-11-26 04: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總理李克強本週二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提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但卻沒有涉及疫情防控等相關措施。(圖片來源:Fred Dufour - Pool/Getty Images)
中共總理李克強本週二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避談清零政策。(圖片來源:Fred Dufour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1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即將卸任中共總理的李克強22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穩經濟、穩就業」,但沒有提及疫情防控的舉措。有分析認為,李克強不想把防疫政策跟其經濟政策攪在一起,是為自己的未來留下一個好名聲。

中共新華社11月23日報導,李克強週二(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要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決定向地方派出督導工作組,促前期已出臺政策措施切實落地。

會議提出,要求「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適時適度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帶動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投資;穩定和擴大消費,等等。彭博社分析說,通常在此類聲明發布後,中共央行通常會在幾天內降准。

外界注意到,李克強在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沒有提及有關疫情防控的措施。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不斷惡化。連續10幾年給中國經濟貢獻四分之一產出的房地產業正在走向崩潰;為防控疫情所採取的「動態清零」政策所帶來的大規模封控和集中隔離措施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活動,也削弱了消費者需求;「清零」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日趨緊張的關係令外企對華投資萎縮;而極端防疫導致民眾大規模失業,民怨洶湧。

11月21日,李克強主管的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發四份文件,要求各級地方政府避免動輒搞「一刀切」性質的全員核酸或區域封控。此前國務院推出「二十條」防疫新規,提到要對防疫過程中「一刀切」和「層層加碼」過度防控造成嚴重後果進行追責。

與此同時,中共《人民日報》連發9篇文章要求「堅持清零」,混亂的防疫政策讓底層官員左右為難。

時事評論員王赫11月22日對大紀元表示,習李不同調是明顯的,但李沒有反對習的本錢,只是在擁護習動態清零的決策下強調精準,是一種委婉的糾正,實際上對地方當局影響不大。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11月24日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李克強開國務院常委會從來不提「動態清零」,頂多說防疫和經濟發展。新出臺的二十條防疫措施可說是李本人的意志,二十條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放寬,中共宣傳部一直不承認這是放寬;第二部分是要準備迎接大規模疫情,感染之後的急症和救急藥物等。

鄭旭光認為,李克強主持下的會議提出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的六條措施,但在疫情清零政策下很難實施。

鄭旭光說,他很清楚防疫政策中的動態清零不可能做到。李克強在5月25日的10萬人大會上已經說過,一定要把經濟搞上去,因為經濟不搞上去,防疫都沒有錢。從那時起,李和習近平在疫情方面的分歧非常大,但多數人支持李。

此前留任政治局呼聲甚高的李克強在中共二十大上未能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明年兩會期間他將正式退休。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馬聚認為,李克強在中共二十大後已不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李強作為國務院總理的繼任者,在明年人大總理換屆前夕,李克強在這段過渡期內能發揮的作用有限。

中國事務有深入研究的馬聚說:「像一個敲木魚的和尚,已經還俗的和尚還在敲木魚。李克強之所以要召開這個會議,就是為鞏固這幾年以來自己的經濟政策,能做到不把自己的政策和防疫或清零攪在一起,為未來比如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打下一些基礎。」

馬聚認為,受到各種制約的李克強已無用武之地,「現在的經濟走向和政策都跟他沒有關係,他也做不了主。至於這次會議提出的六條發展指標或者目標,只是徒有虛名喊口號而已。」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