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到來的第四危機:人口負增長(圖)

作者:宋國誠 發表:2022-11-25 07: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人口出生率低
中國人口危機到來(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1月25日訊】根據2021年中共《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在中國已經有16個省份的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2020年中國人口淨增204萬人,到了2021年,中國人口僅僅淨增4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低至0.34‰,這意味中國人口總數量已非常接近峰值,幾乎等同於「零人口增長」。從人口演進來看,中國每年淨增人口在2000年首次跌入1000萬人區間,2005年跌入700萬人區間,2010年跌入640萬人。人口專家提出警告,中國大陸人口「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時代已快速提前到來,這將成為中國即將來臨的重大災難。

彭博新聞專欄作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的估算,在「最佳狀況下」,中國人口預計在本世紀結束時會萎縮五分之一;在「最可能」的情況下,中國人口本世紀結束時將減少46%,降7.71億人;而在最糟糕的狀況下,中國人口將銳減近三分之二,這意味中國已經出現巨大的人口危機。

中國人口危機的四條鎖鏈──第一鏈:超低生育率陷阱

以反映婦女一生生育子女總數的「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為標準,一般而言,TFR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一般為2.0),才不致使人口總數隨著世代更替而下降。當TFR低於1.5甚至1.3,人口學上稱為「超低生育率陷阱」;之所以稱為「超低生育率陷阱」,是因為人口是一種「慢性變數」,其變化趨勢通常以「溫水煮蛙」的情況來顯現,往往在人口負增長持續20之後,才以「後見之明」的方式,提出有效的人口增長刺激政策。

實際上,中國早在1990年代就已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慣性趨勢,但是在「低更替水平」已持續近30年之後,中共當局依然固守掩蓋事實、造假自欺等等「虛榮誤國」的作風,刻意忽視人口危機的趨勢與慣性,進而失去面對和解決人口負增長的時機。

據統計,2000年中國的TFR為1.22,10年之後(2010年)的TFR降至1.18,在此後的3年中(2011-2013年),TFR落在1.04、1.26、1.25,顯示中國已經掉入「超低生育率陷阱」,進入「萎縮經濟」的年代。再依據「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最新的統計,2021年中國TFR為1.162,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2.0,許多研究已經得出結論,2021年總人口14.126億可能已是中國人口的峰值,中國總人口將在今(2022年)進入負增長時代,到本世紀末,中國總人口將降至8億甚至6億以下。

第二鏈:年輕世代的「三不政策」

過去20年來,中國婦女未婚比例不斷提高和「一孩」生育水準不斷走低,是這道「超低生育率陷阱」的特徵。

由於教育水準的提升、結婚成本的上漲、就業難度升高、職場競爭加大、婚姻觀念變化等等因素,2020年中國人平均初婚年齡上升至28.67歲,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9.38歲,女性為27.95歲。相較於10年前,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4.89歲,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5.75歲,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4歲,10年間,平均初婚年齡推後了近4歲。另據中共共青團2021年10月針對未婚青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約有三成表示未來不會戀愛也不會結婚(不婚不戀),其中女性比例高達70%。

除了這種普遍存在的「不婚不戀」現象之外,還有「二不」,也就是「不孕」、「不生」,即使在婚姻關係中也不願意懷孕,即使懷孕也不願意生育。據統計,中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這還不包括藥物流產和在未註冊的私人診所進行的人工流產數據。

面對人口銳減的危機,中國開始逐步放開計畫生育政策,從「雙獨兩孩」(雙獨家庭生兩個孩子)放寬至「單獨兩孩」。2021年5月31日,中共再推出所謂「三孩政策」,也就是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孩子。但「三孩」顯然抵不住青年世代的「三不」。實際上,中國實施了35年之久的「一胎化政策」已經產生雙重的約束作用,一是長期以來對生育行為的排斥與限制,「超生」成為一種政治罪惡;二是「一個恰恰好」的低生育觀念深入人心,形成普遍的生育態度和觀念定勢。另一方面,「三孩」政策的推出為時已晚,中國生育率反彈的時機已經喪失,「超低生育率陷阱」已無法挽回,其內卷化、固態化和剛性化的特徵已成常態化。

依據凱恩斯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的「有效需求理論」,人口減少將導致有效需求下降,儲蓄和資本積累短少,進而導致產業萎縮和失業率提高,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增長。日本自199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減少而導致經濟低迷,是為顯例。在「超低生育率」的重壓之下,中國未來至少將面臨三大後果性危機:經濟增長加速下滑、消費萎縮和總體資產的貶值。

第三鏈:「大國空巢」的來臨

依據國際統一標準,65歲以上的人口在全國人口的比例超過7%,就表示該國已進入人口老化階段。截至2019年,中國的老年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達到12.57%,遠超過老齡化標準的7%;又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對中國人口發展趨勢的預測,到了205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3.31億。

依據中國《民政部》2022年10月發表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佔總人口的18.9%,預計「十四五」時期老人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人;《民政部》也指出,所謂「空巢長者」,也就是沒有與子女或親屬共同居住生活的老人,已經超過老年人口的一半,在部分大城市和農村地區,「空巢長者」比例甚至超過70%。換言之,中國已存在大量長者面臨居家養老的不便或困難,甚至隱藏極高的安全風險與生命威脅。

第四鏈:人口紅利的下降

由人口負增長和人口老化所帶來的「人口紅利」的流失,也就是人口老化結構所導致勞動力供給的短缺,將是中國未來最大的危機之一。「人口紅利」並非由人口總量所提供,而是由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所決定的,它是通過勞動力供給的增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國民儲蓄的擴大、人力資本成本效益的提高等等正向要素所實現的。隨著人口老化,老年負擔比重將大幅度提高,其直接結果就是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勞動力的負擔加大。依目前的估算,中國在2030年以前,勞動力負擔將超過50%,人口紅利已出現下滑和萎縮。

隨著老年人退出生產行列,中國勞動人口的高峰已在2017年達到7.58億人並開始反轉下降,這意味「人口紅利期」已在2020年提前結束,到2050年,中國15-64歲的從業人員僅剩6.4億人左右,年均遞減率超過0.5%。在宏觀生產技術沒有大幅度提高之下,必然造成經濟增長缺乏勞動力的必要支持。換言之,有利於經濟增長的人口年齡結構(人口紅利)必將告終;在勞動供給減少、以老年負擔為主的勞動負擔加重的雙重因素之下,中國的經濟必將遭遇嚴重停滯和下滑的危機。

另外,在勞力短缺之下,中國大陸龐大的製造業將迎來「高工資年代」,企業成本的提高將導致生產減少、出口銳減、外貿萎縮和財政赤字;在資金短缺之下,最終連帶導致醫療保險與養老基金的失血,甚至破產。

中國將從「崛起」走向「萎縮」

在「四條鎖鏈」的緊勒之下:超低生育率陷阱、年輕世代的「三不政策」(不婚、不孕、不生)、人口結構老齡化、人口紅利的下滑,中國將告別「人口大國」的地位;在巨大而無可避免的人口危機之下,中國將由「崛起」走向「萎縮」,習近平的所謂「中國夢」也將墜地碎裂、完全落空。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