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酸檢測「薛定諤」式暴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9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堅持實施「清零」防疫政策催生了核酸檢測產業,地方政府財政緊張讓相關公司墊資,造成公司應收賬款趕上營收總和,因此或陷入「薛定諤」式處境。
中國目前核酸檢測機構檢測能力達到5165萬管/天,粗略統計,中國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115億次左右核酸檢測。中國現在約有2400家相關醫學檢驗機構,其中近40%的醫學檢驗機構成立於近3年內,其中2021年新增醫學檢驗相關機構437家,是歷年來增速最高的一年。
諸多信息揭露,中國存在官商勾結利用核酸檢測發財的問題,例如,今年2月,網上流出一段疑似哈佛學者黃萬盛在私人聚會上的談話錄音,指出中國核酸檢測和疫苗研發接種,都被中共權貴利益集團利用來大肆斂財。如中國某集團公司,僅靠核酸檢測一項就賺了6700億元(人民幣,下同)。
根據北京大學教授李玲2020年12月發布的信息,聲稱中國抗疫產生出約67萬億元的經濟收益,約佔全國GDP總量的三分之二。那麼,上述集團公司難以想像的收益數字才只佔總抗疫收益的1%。
核酸檢測公司的應收賬款逼近上半年營收總和
不過,眾多的核酸檢測公司恐將處於難堪境地。從相關上市公司發布的今年上半年財報來看,核酸檢測行業的暴利仍在,但是業績質量堪憂,很多企業應收賬款高企,幾乎相當於上半年營收總和。可以說,將是「薛定諤」式暴利。
薛定諤貓(Schrödinger's cat)是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定諤於1935年提出的思想實驗。在此思想實驗裡,由於先前發生事件的隨機性質,貓會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狀態。
目前,核酸檢測費用主要來自政府財政資金投入。
《華夏時報》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金域醫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該公司表示受疫情的影響,公司賬期會延長。財政資金在疫情防控中投入巨大,部分地區的核酸檢測費用結算可能存在延期。並且疫情持續,將進一步加劇部分民營醫療機構和診所經營不善,可能帶來壞賬風險。
根據上市公司半年度財報,截至6月30日,8家最大的上市病毒檢測公司的應收賬款增加141億元,同比暴增73%。其中,迪安診斷應收帳款達106.73億元,佔營收比重高達99.26%,幾乎一毛錢都沒收回來,導致上半年營業現金竟然呈現負數,為-5.7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79.17%,承受巨大現金壓力。
蘭衛醫學上半年營收為20.61億元,應收賬款為20.35億元,佔營收比重高達98.77%;金域醫學也出現同樣情況,金域醫學上半年應收帳款為70.99億元,佔營收比重達85.4%;凱普生物上半年應收賬款為22.8億元,佔營收比重80.2%。
美國彭博社認為,中國疫情持續延燒,大規模核酸檢測費用、檢疫中心的建設、對重災區的補貼,令地方政府財政承壓。加上封城使商業活動減少,也損及政府收入,這可能會導致對核酸檢測製造商的付款延遲。
彭博行業研究的醫療保健分析師Mia He認為,面對財政緊張,中國官方正努力擴大財政赤字,今年可能會優先考慮為藥物的開發和製造提供資金,而不是核酸檢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