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陵」,是明朝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最初的規制是藩王墓,後來升格為帝王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明代風水學成熟的代表作
「顯陵」,是明朝一座非常特別的帝陵,明朝皇帝的陵墓群(明十三陵)皆位於北京平昌區的天壽山下,而顯陵卻是個例外,坐落在湖北省鍾祥市東北的純德山上。陵區倚山面水、負陰抱陽,地勢絕佳,占地面積183.13公頃,是明朝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
整個陵區外圍有一道環牆,南北兩端較窄,中間腹區較大,就像個瓶形,故稱為金瓶形的外羅城;傳說可以納祥。外羅城外有一個大水池,在風水學上視為外明堂之位,故稱「外明塘」。陵園內有一條蜿蜒的「九曲河」,是從後山引進的,迂迴曲折、盤繞如龍,由內向外流入「外明塘」中,符合風水學「行龍必有水輔,氣止必有水界」的理論。
進入陵區,走在中軸「神道」上,依序經過舊紅門、睿功聖德碑亭、石像生群(即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和文臣武將的石雕像)、櫺星門,再抵達祾恩門。門前有一個圓形水池,稱為「內明塘」,與「外明塘」相互呼應。相傳九曲河被喻為水龍,神道被喻為旱龍,兩龍纏繞,有五次交錯,每次的會合點上皆設有石拱橋。兩條龍和圓形水池,是雙龍戲珠的象徵。
過了祾恩門,來到方城明樓,以此為界,「前朝後寢」。一般來說是一陵一寶城,但是顯陵卻是一陵二寶城,成為明朝的孤例;不過前寶城空置,後寶城則合葬明世宗的雙親。
「大禮」之爭下的產物
顯陵最初的規制是藩王墓,後來升格為帝王墓,中間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朝廷爭論,成為明史上有名的「大禮議」事件(1521-1524)。「大禮議」的全稱是大禮之議,爭論的是顯陵主人興獻王朱祐杬的尊號之稱,其肇因還須從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談起。
明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駕崩,事發突然,大臣們措手不及。武宗無子,也無同胞兄弟,又無事先預立皇嗣,故有關皇位繼承人一事,只好交由昭聖皇太后與內閣大臣們共同商議。
以楊廷和為首的閣臣們引用《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規定,作為選擇繼承人的根據。「兄終弟及」的規定是:皇帝死後無子,必須由他的「同胞兄弟」繼承皇位。但是武宗無子,也無同母兄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楊廷和等做了一個變通,將「兄終弟及」的規定擴大應用到武宗的祖輩(憲宗)上。至於為何不是從武宗的父親(孝宗)那一輩尋找繼承人?是因為孝宗一系已絕子絕孫。
興獻王朱祐杬是憲宗的第四子,依照楊廷和的想法,應由他繼位;但因興獻王在正德十四年(1519)病逝,最後就由他的獨子朱厚熜繼承大統。楊廷和頒布〈武宗遺詔〉向天下宣示新皇帝,然而在這份遺詔中,未說明朱厚熜是以何種身分繼位,只是寫著「嗣皇帝位」;因著這一點,日後成為「大禮」之議的導火線。
朱厚熜登基後,改元「嘉靖」,是為明世宗。朱厚熜是武宗的堂弟,楊廷和認為,奉《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規定,外藩(小宗)要承接帝統(大宗),就必須成為孝宗的過繼兒子,如此才符合禮法。但朱厚熜自認為「繼統不繼嗣」,自己是興獻王的兒子,而非孝宗嗣子。
到底朱厚熜是直接入繼帝統,還是先要過繼給孝宗後才能登上帝位?朱厚熜與內閣大臣們對此認知不同。於是當朱厚熜預追其生父興獻王的尊號時,雙方便由最初的爭論,發展到最後的極端對立;「大禮」之爭由是而起。
最終朱厚熜以皇權壓迫,血濺大明宮(史稱左順門案),為歷時三年的「大禮」之爭畫下句點。
凝集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隨
一座三度空間的立體建築,可以是一國或一民族的信仰、文化、歷史、技術和藝術的展現。尤以中國古代建築更是凝聚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隨,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工不曰人而曰天」,顯陵的格局寄託著「天人合一」的信仰,應用先秦諸子著述中「形」與「勢」的概念,使建築主體與山川水系相互協同,全其自然之勢。同時遵循典禮規制,以山向為基礎劃定中軸線(神道),表達「居中為尊」的傳統觀念。在中軸線上序列配置宮門、碑亭、橋涵、石像生群、門坊、殿座和寶城等,大大小小層次豐富,不僅合於人倫道德和禮制秩序,也展現帝陵的宏大氣勢。又因著升格改制,所添增的一磚一石將「大禮議」事件深深刻印在大地上,留予後人追想。
這座凝聚信仰、文化、歷史和藝術的明朝顯陵,在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