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並未否定清零政策 習李之爭將如何解套?(圖)


李克強曾多次強調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危機。
李克強曾多次強調中國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危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6月13日訊】近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間有嫌隙的傳聞甚囂塵上,引發外界各種揣測。起因是自去年下半年起,李克強頻頻示警,多次坦言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急劇加大。

清零嚴重摧殘經濟 李克強無法實現雙軌並行

習近平多年來獨攬大權,導致李克強的總理一職名存實亡。不過近幾個月,情勢似乎出現轉折,李克強在出席各類活動或主持會議時,不斷強調要採取更多措施穩定經濟,上個月到雲南大學考察時甚至沒戴口罩,反常舉動被認為是與堅守清零防疫的習近平背道而馳。

中共最高領導層對平衡疫情與經濟發展的想法存在分歧,因而採取雙軌並行的方式,一方面堅持習近平嚴格的清零立場,另一方面由李克強來承擔修復經濟的工作。不過這種局面讓中共基層感到無所適從,也暴露出習近平的權力結構似乎開始出現一些裂痕。

李克強表示,自今年3、4月以來,中國一些經濟指標明顯走低,甚至比2020年疫情初期的經濟狀況還差。以「李克強指數」來看,中國的發電量、運輸量和新增貸款量均為負成長,反映出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加上供應鏈問題、原物料與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度增加,導致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種種跡象凸顯出中國經濟的脆弱性。

國際通膨持續上升 中國經濟危機四伏

然而,正當全球因俄烏戰爭飽受通膨之苦,中共官方公布的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2.1%,反觀美國4月份CPI上升8.3%;德國7.4%、英國9%,都比中國高出許多。

為何中國能在全球這波通膨壓力下獨善其身?由於中國在疫情爆發之初就大量進口小麥、玉米等糧食,並採取價格控管,避免原物料飆漲,即使如此,上海實施封控期間,由於運輸受阻,當地菜價也曾狂飆1倍以上。

隨著市場需求降溫,製造業、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萎縮,中國動輒封城的防疫措施顯然已對經濟活動造成衝擊,此外,若未來通膨成為全球普遍現象,中國能否長期控管物價、抑制通膨仍是考驗。

李克強聲稱嚴打經濟數據造假

近期,中共當局以偽造經濟數據為由,將一名江蘇省高官開除黨籍、公職,除了凸顯中國長期以來地方官員捏造、操控經濟數據的嚴重性,此舉也有可能是為了真實呈現中國經濟的現況,而這對於李克強而言是非常實用的利器,也是對付清零最有效的武器。經濟數據越遜色,越能顯現出習近平的清零政策對經濟毫無助益,即便習近平掌握黨媒,也無法過度美化中國的經濟表現。

除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也使得勞動市場需求疲軟,中國3月份失業率攀升至5.8%,創下2020年5月以來最高,不過,有鑒於中國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的問題,外界認為,真實的失業人數恐怕更多,這也讓極力推崇穩經濟的李克強近期影響力與曝光度高於習近平,甚至有官媒也跟進,力捧李克強。

限電、封城不間斷 解封仍難挽救經濟

由於上海是中國金融、產業的重要大城,也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與中國對外出口貿易的樞紐,近2個月的封城嚴重擾亂貨物運輸,對中國經濟與全球供應鏈的衝擊甚大。即使上海、北京等多個中國城市相繼在6月1日解封,短期內對經濟的傷害仍難以撫平。

此外,不只防疫政策重創經濟,中共去年曾執行「能耗雙控」限電措施,限制高耗能產業煤、電用量,多個省份大限電,除了引發民怨,還導致部分工廠停工,波及不少外資,使企業開始思考是否轉移生產鏈來降低生產風險。

疫情邁入第3年,中共過去一直堅持採取清零政策,不過,黨媒近期似乎悄悄降低宣傳「清零政策」,改以「社會面防控措施」一詞取代,雖然並未直接否定清零政策,但不免讓人猜想,習近平是否在疫情與經濟的衡量之下被迫讓步,或者有意向西方國家看齊,朝「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模式推行,畢竟疫情重創經濟是事實,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恐怕正是中共領導高層急欲解決的燙手山芋。



責任編輯:徐雲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