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福分的因素是「德」,這不是人努力奮鬥、爭鬥得來的,而是人行善積德修來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對於人的作為、成就,也就是福分的理解是要靠奮鬥,不去打拚,不努力奮鬥,只能是一事無成。實際上努力奮鬥這是表象,有沒有作為與成就,有沒有福分,是由人的德決定的。
「德」,人的肉眼看不到,雙手也摸不著,但它卻能反映到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為什麼努力奮鬥了,卻活得很苦很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富人家庭裡,或在當官者家庭裡,不是有官二代、富二代之說嗎?這一出生怎麼福分就不一樣了呢?一定有決定福分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德」,這不是人努力奮鬥、爭鬥得來的,而是人行善積德修來的。
這樣的故事在傳統文化裡比比皆是。
父輩拒色積德 福蔭兒子
明朝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的學說在今天很受推崇,能名揚青史,這樣的福分與他的父親王華拒色得福報有關。
王華年輕時曾經在一有錢人家教書,由於他人品佳、學問好,那位富翁非常欣賞他的才學。富翁有許多婢女妻妾,可惜膝下無子。
有天夜裡,富翁的一位年輕的妾來到王華的寢室,王華拒絕了她,那位女子拿出一張紙說:「這是主人的意思!」只見紙上寫著「欲求人間子」,王華立即提起筆,在旁邊寫上「恐驚天上神」,拒不接納那位女子,第二天王華就辭職離開富翁家了。
後來,那位富翁請道士修醮祈福。道士跪拜呈奏章時,伏在地面上很久沒起來。富翁奇怪,詢問原因,道士說:「剛才我送奏章至南天門,正遇上天上眾神在迎接狀元榜,所以過了很久才能通過啊!」
富翁問:「狀元是誰呢?」道士答道:「不知姓名,但是狀元郎的馬前有旗二面,旗上書一聯:『欲求人間子,恐驚天上神』。」
不久,王華果然狀元及第,後官至吏部尚書,娶妻鄭氏,夫唱婦隨。王陽明出生時,他的祖母曾夢見屋上仙樂齊鳴,旗幡招展,一群仙人駕著祥雲送一小孩兒來家,並聽到一天神高叫:「貴人來也」,隨後仙人們駕起彩雲而去。
他的祖母忽然驚醒並聽到啼哭聲,這時侍女報,鄭夫人產下一子,即王陽明。王陽明一生致力於辦學揚善,推崇天理良知,他還留下了許多格言,如:「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父輩拒色積德福蔭兒子。(繪圖:志清/看中國)
清朝讀書人行善積德改變命運
清代時湖北有一位讀書人李生,擅長寫文章,又精通武藝,在當地頗有名氣。當地張知府得知後很欣賞他的才學,特拔舉他文試第一。他又應武試,也考得第一。
時人們都認為李生入京應試應該不成問題。李生來到京城參加考試,領到考捲入場對號,那天正逢下大雨,他穿著釘鞋,把卷子放在案子上。低下頭去整理釘鞋,卷子落到地下,他整理好釘鞋不見了卷子,急忙中卷子被釘鞋踩成碎紙。他哭著告訴考官,但因為考場沒有換卷子的先例,考官不允,他只得退出了考場。參加武藝考試又因馬蹶落地傷了腰,不能入院考試。以前在府中的文武兩個第一,都沒有了用處。
生回鄉後生活非常貧困,親朋好友為他在鄰近的村莊找了個差事,他背上行李去就職。誰知夜裡山洪下來,那個村莊被山洪沖毀,村中的人都奔往四處去逃難。他的行李書籍也被沖沒,隻身逃脫性命,回到貧窮的家中。
這時的張知府已調任廣東,張知府曾賞識李生。李生便跋山涉水來到廣州,求張知府收留,不巧張家有喪事,已回故鄉數日。李生又急忙登程,在途中追上張知府。張知府憐憫他,對他說:「你怎麼貧困到這種程度,我有孝在身,沒什麼贈送給你,我的大兒子在杭州作官,幕府缺少人手,我寫封信你帶上去找他,以你的才學,是可以暫時在杭州安身的。」
李生趕到杭州,正趕上張知府之子得了重病,家人把李生暫時安排在外室,沒幾天,張知府之子病故了。李生舉目無親,只得離開了杭州。
在回鄉途中,李生想到自己一生屢經波折,每次都有奇遇,每次又都成了畫餅,心中感到十分不平。這時有一位長鬍子長眉毛的道人向他走來,李生忍不住向道人哭訴自己的生平,為什麼屢次遭難,碰不上好運氣?
道人說:「上天仁愛之心怎麼會有私心偏袒,世上的一切事都是有因緣關係的,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福分是積德行善修來的。你只有改變自己,從現在起修道德,行善事,讀好書,做好人,念在利人濟物,還是可以消災退殃,得到善報。怎麼能有抱怨、不平之心呢?」
李生說:「我現在哪有錢做善事?」
道人回答:「關鍵在於心,要求我們心中時時存著善念,存著幫助別人的心。」
李生因此而醒悟,從此後謹遵道人之言,讀經書,修身向善,給鄉裡人辦學講學,教化人們向善。他不久考上了進士,後來就終生的行善。
行善積德才是人福分的根本,反之作惡造業是人遭受惡報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