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胡錫進都受不住了 中共清零政策遭批評(圖)

作者:李木子 發表:2021-11-05 19: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清零政策
中共對出現疫情一直堅持「清零政策」,引發民眾不滿,遭到外界批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1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大陸本輪疫情爆發後,中共仍一直堅持「清零政策」,引發民眾不滿,遭到外界批評,連胡錫進都受不住了。

眾所周知,中共對待疫情的手段就是強制「清零」,出現一個病例「刮邊的都遭殃」,到處封小區、封城、封村、封校,甚至還出現了封列車。雲南瑞麗至今已封閉7個月了,瑞麗前副市長曾發文稱,長期的封城形成這個城市發展的死結,民眾在一次次折磨裡耗盡維持生活的所需,呼籲外界救援。

甚至還出現了「清零」的最嚴厲政策,「最高可判死刑」,中共《央視》10月27日報導北京衛健委官員的說法,指出如果民眾違反疫情相關規定將被追究法律責任,並引述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趙琮稱:「如果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中共各種極端的防疫政策,所謂「清零」政策引發中國民眾不滿和外界的批評。

中共高壓的清零政策連胡錫進也受不住了。

據信報「碼流」消息,清零清零,胡錫進也撐不住了。《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呼籲,內地各地政府必須更加密切關注公眾對疫情「動態清零」措施合理擔憂,並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政策的優勢可能會遞減。

胡錫進在微博表示,世界其他地區開放所帶來好處的「誘惑力」一定會傳到中國社會上來,給「動態清零」的管控措施造成壓力。由於中國逐漸成為動態清零的「孤島」,它接下來相對於開放模式的優勢,有可能遞減。

中共的清零政策受外界關注,同時也遭到批評。

法廣臺報導,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表示,清零做法有助於在二十大會議前加強中共統治的正當性。而現在若放棄清零政策,就等於承認以前的做法不起作用。

另外,《紐約時報》在題為《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還在堅持病毒清零政策?》指出,清零政策也越來越多地使中國成為一個異類。世界其他地區正在重新開放,包括曾經採用過清零政策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

美國之音報導,中共19屆6中全會將於11月8日在北京召開,此外,距離北京冬奧會還剩不到100天時間,但是北京新冠疫情卻有愈演愈烈之勢。目前,中共黨政軍大權在握的習近平希望尋求第3個任期,所以,尤其是北京市政府面對疫情是否全力封殺,是否採取最高、最嚴厲的管控措施,往往被視為是對習近平和中共中央的政治態度問題,所以誰也不敢怠慢,防疫措施是寧可一萬,不能一失。

彭博社和路透社等媒體報導中國這波疫情時都指出,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以及許多城市相比,中國以及北京的疫情都可以算是微不足道,但是由於中國政府對病毒和疫情採取「零容忍」的政策,對即使零星的病例都「大動干戈」,不計成本地「嚴防死堵」,因此中國人面對的疫情雖然不嚴重,但是他們卻遭遇全世界罕見的封閉和嚴管措施。

目前,大陸本輪疫情已波及至少22個省市區,確診本土病例已突破700例,而且愈演愈烈。

中國國家衛健委消息,11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本土病例68例(黑龍江28例,均在黑河市;河北10例,其中石家莊市9例,辛集市1例;遼寧8例,均在大連市;河南5例,均在鄭州市;甘肅5例,其中蘭州市4例、天水市1例;寧夏4例,均在銀川市;內蒙古2例,均在阿拉善盟;江西2例,均在上饒市;四川2例,均在成都市;貴州1例,在遵義市;雲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本土22例(河南9例,均在鄭州市;遼寧8例,均在大連市;江西3例,均在上饒市;重慶2例,其中沙坪壩區1例、渝北區1例)。

截至11月4日24時,現有確診病例1129例(其中重症病例37例)。

儘管官方釋放數據,但外界質疑數據的真實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