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東尼專欄】清代畫僧石谿(組圖)

作者:戴東尼 發表:2021-10-23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髡殘(1612~1692)明末清初畫家,清初」四僧」之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俗姓劉,字石谿,石道人。他削髮後雲遊各地,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性寡默,潛心藝事,藝術上與石濤並稱「二石」,善畫山水,亦工人物、花卉。

石谿是清初畫壇奇人,他少時聰慧,好讀佛書及臨習書畫,厭棄舉業。據清代文人錢澄之《髡殘石谿小傳》載,石谿母親生他之前夢見和尚入室,石谿稍長,聽母說及此事,便認定自己前身為和尚。他少時即堅求出家,父母不允,遂拒婚,復引刀自剃其頭,血流滿面,跪求父母,終於得遂其願,正式出家成了方外人。可見,他是一出生就有修佛之心的人。

出家後,石谿雲遊江南,向各地高僧參究禪學。他行遊至南京時遇一老僧,攀談中,得知老僧受雲棲大師(即杭州雲棲寺住持)剃度,他便請老僧懸掛雲棲大師遺像,拈香禮拜其為師。石溪43歲時來到南京,駐錫於城南大報恩寺。住持覺浪禪師對他十分器重,邀其校刻《大藏經》,遂奉覺浪禪師之命主持祖堂山幽棲寺。後來,他主動辭去幽棲寺主持之職,作行腳僧尋師訪友,遍游吳越名山勝景,流連黃山,開廓胸襟,領略大自然的博大境界和無限生機,這番經歷,為其山水畫創作奠定了厚實基礎。

其後,石谿返南京,在幽棲寺附近的牛首山結茆獨自幽居,靜心修禪。幽居十年間,石谿除潛心讀書、修禪外,傾心於山水畫的構思與創作,少有和外界來往,偶有交往者,也大多是前朝遺老、山林隱逸等志同道合者,如程正揆、張怡、周亮工等。

石谿因早年遭風寒侵襲而身染疾患,晚年病勢日漸趨重,令他在繪畫時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承受更多的艱難。但他從不消沉懶散,只要病勢稍減,就從事讀書繪畫。他自題《溪山無盡圖卷》云:「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若當得個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如出家人若懶,則佛相不得莊嚴而於家不能一缽也。神三教同是。殘衲時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誦,稍餘一刻,必登山選勝,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畫數幅或字一兩段。總之不放閑過。所謂靜生動,動必作一番事業,端教作出一個人立於天地間無愧。若忽忽不知,惰而不覺,何異於草木!」這段文字足見其成功決非偶然,堪為他一生勤奮不輟的寫照,。

由於石谿品性清高,佛學修養很深,佛門內外皆欽敬他,因此到吳越之地後,深為覺浪等當時的高僧所器重。他博學而工詩文,為當時文壇盟主顧炎武、錢謙益、張怡等人所欽佩,彼此多有唱和。他的山水畫自成一家,當時的書畫家、鑒藏家周亮工、龔賢、陳舒、程正揆、石濤等人為之傾倒。

此幅石谿的山水之作,景物繁複,結構緊密,境界深邃,氣勢恢宏。山高密林,巒峰連綿,花木繁盛,山林間好似寂然無聲。畫面下段,一葉扁舟,水邊蒲草,微風輕拂,隨之搖擺,秋爽之覺,頓由心生。石谿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乾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石谿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險,重山復水,開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結構嚴密,穩妥又富於變化,創造出一種奇辟幽深,引人入勝之境,生動地傳達出江南山川茂密、渾厚華滋的情調。

石谿說:「拙畫雖不及古人,亦不必古人可也。」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觀的情感與客觀的景物相感應,意境相交融,使其山水畫景真情切,狀物與抒情成為一體。他長期生活在山林澤藪之間,煙霞泉石為侶,留連崖畔,以自然淨化無垢之美,對比人生坎坷、市俗機巧,從中感悟禪機畫趣。石谿畫作中的題跋詩歌多作佛家語,這不僅因其身為和尚,而且在他看來,禪機畫趣同是一理,無處不通。

石谿山水畫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清淡沉著的淺絳設色,近元代畫家黃公望之法。而其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技法,繁複重疊的構圖,沉酣蒼勁的筆墨,幽深壯闊的境界,多從元代畫家王蒙變化而來。王蒙號黃鶴山樵或黃鶴樵者,其畫氣勢磅礡,縱橫變化,離奇高妙,善用密體,渴筆與焦墨則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感,石谿深得其法。石谿還遠宗五代董源、巨然,近習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學習傳統基礎上,石谿重視師法自然,自謂「論畫精髓者,必多覽書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水中度過,經常駐足於名山大川,流連往返。

石谿行事自律謹嚴,以達人格的進一步完善。他滯留黃山經年,目的十分清楚,即「掣筆寄食法海庵」,直師黃山天然造化,以提高自己繪畫造詣。黃山壯麗景觀陶冶了他胸中的丘壑,筆墨由此而日趨精進,畫作日益增多,其作品的構圖、筆墨為之一變,迥異於以往。

清代畫評家張庚在所著《國朝畫征錄・髡殘傳》寫道:「石谿工山水,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筆墨高古,設色精湛,誠元人之勝概也。此種筆法不見於世久矣!」

石谿,天賦佛緣,為人樸拙耿直,自律謹嚴,他少畫僧佛乃有禪佛意,以禪入畫,修煉人禪畫大成者也。他在修煉的升華後,而達成畫藝、人格的至臻至美。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