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荒推動生產基地加速移往東南亞


【看中國2021年10月22日訊】中國電力短缺波及多家工廠停產。紐約時報10月14日報導,中國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備受考驗。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過去作為世界工廠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有越來越多的臺廠或外商將生產基地自中國遷出,這個趨勢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後更為明顯。現在,中國無預警限電將更推升製造業從中國移出的力道,可以預見,東南亞國家可能成為下一波廠家們競逐的樂土。

中國廣東、江蘇與浙江等製造業大省遭工業限電,多家企業大受衝擊,而北京當局嚴格執行「能耗雙控」政策是導致供電緊缺的原因之一。

摩根士丹利九月底的報告指出,中國的鋼鐵、鋁、水泥等產業受創嚴重,約7%鋁產能暫停,29%的水泥產能受到影響。報告還說,紙業和玻璃業將是接下來面臨供應中斷的產業。化工、染料、傢俱和豆粕生產商也都已經受衝擊。

根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中國至少有15家企業在證交所公告中宣布限電措施造成生產中斷,同時有超過30家在臺灣掛牌交易的企業也因為中國限電措施而必須暫停生產。

受到這波限電影響的臺廠各有不同的因應措施,例如南電昆山廠啟用備用發電機,上銀蘇州廠在限電停工期調班休假,還有不少企業每週「開一停六」、「開二停五」。

中國優勢喪失

臺灣財訊雜誌社長謝金河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隨著中國工資上漲和各種優惠漸漸喪失,中國已不再是個卓越的生產基地。製造業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的供電,而這一次中國突然拉閘限電,對製造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也會推升製造業加速從中國移出的力道。

他說,自1990年代到現在,中國一直作為世界工廠,他當年去鴻海龍華廠參訪的時候,當時的工資是一個月300到350元人民幣,但現在已經提升到5000到7000元人民幣。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的工資已大幅飆漲,勞力成本也大幅上升。

他還表示,1990年代台商去中國投資時,當時的土地幾乎是半買半送的「批租」方式,所以台商可以享有很大、很便宜的土地優勢,但現在中國沒有便宜的土地,而且房價還貴得驚人。

謝金河說:「所以如果從這些(生產要素)角度來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逐漸會慢慢把原來眾多在中國設廠的製造業逼著它們離開,這個時候也包括中國在淘汰低端產業,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未來製造業是全面性供應鏈移轉的一個走向,也就是說台商會不斷地去尋找更廉價的生產基地。」

東南亞成首選

分析人士表示,東盟10國人口數總計6.2億(約佔全球人口8.6%),平均薪資約中國的1/3,加上東盟國家已經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成員,享有免關稅優惠,因此,不論是從人口紅利、擴大內需還是分散風險的角度評估,東南亞都是臺廠從中國移出後的首選。

臺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理事長、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林若雩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優勢不再後,已有廠家陸續移出,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的趨勢更為明顯,很多外國商社過去是美中兩邊下注,但現在不行了,變成要「選邊站」,必須要選擇一個比較穩當可靠的生產基地,因此有些西方廠家或者日本、韓國的商社,或大的貿易商、成衣廠、制鞋業等,都慢慢將生產基地移到東南亞,像是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等。

林若雩說:「現在中國限電,我不敢說這個生產基地的移轉會100%,但是你可以看到,就是有一個很大的趨勢已經在那裡,它不是突然的,而是一種緩慢漸進的移動。中國大陸的優勢不再,(廠家)已經從中國大陸慢慢移轉到東南亞。」

不過,由於中國這一波限電才剛開始一個月而已,臺廠是否因此遷出尚不明顯,但林若雩相信已有很多台商在默默籌劃遷廠。她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生產基地轉移的效應將可明顯看出。

遷出部分產能

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賴維信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對台商來講,原料物價上漲、工資提高、缺工,都還有辦法解決,但最怕的就是限電,而且中國的資訊不透明,在中國投資必須要承擔很多的政治風險。

他說,大約在五、六年前就有很多台商嗅到在中國生產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超前部署」,他們先到東南亞找一個點,接下來快速將部分產能遷出。他舉制鞋業為例,有些本來銷售到全世界的鞋子,有70%的產能是從中國生產的,後來廠家將10%以上的產能遷到東南亞,「這是一個很大的量,也在東南亞造成很大的震撼。」

《彭博》報導引述吉林省一份報告,說限電措施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3月,企業須隨時為停電做好準備。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為了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未來限電、缺電、漲價問題恐怕會成為常態,提醒台商要特別注意。

也有不少評論警示,能源短缺和產業減產將加劇中國經濟下行的重大壓力。高盛預估有超過4成產業活動受影響,預期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8.2%下調至7.8%。

中國媒體上海第一財經10月12日的調查報告也看淡中國經濟發展,稱有經濟學家預期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8.72%下修至8.15%。

不過,生產基地的轉移絕非易事。林若雩說,有些在中國已經長期打下基礎的台商、或是習慣當地生活的、或者建立相當好的人脈的,可能就不會那麼輕易的轉移生產基地。

一名在上海從事農場服務業的陳姓台商就是個例子。他告訴美國之音,他對中國的基礎建設很有信心,認為限電並非長期性的問題,也不會是一個常態。他說,遷移工廠茲事體大,他周遭的台商朋友們仍在觀望,尚沒有人因為這段期間的限電措施就計畫搬離中國。

中國供應鏈較為完整

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賴維信表示,相較於東南亞,中國的製造業供應鏈較為完整。他說,他剛剛將汽車零件工廠從中國搬到印尼時,幾乎要自己一手組建全部的供應鏈。例如,通常一間做刀具加工的車床公司就只負責車床;利用壓力使金屬形變、衝壓成各種所需結構的沖床公司就只負責沖床;專門做塑膠射出的公司就只做塑膠射出。

他說:「那我的工廠就需要全部都有,把應該10個工廠的那些設備集中在一個工廠做,等於說我就只好整個供應鏈自己去創立,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他還說,有時候為了一個紙箱就卡到整個生意都亂掉的地步,後來甚至連紙箱都要自己想辦法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痛苦。但等到這些難關都突破後,就會創造出一個非常高、別人無法跨越的門檻,此時,別人就很難來跟他競爭了,所以即使在疫情下,他公司的營業額今年還是創下新高。

臺灣財訊雜誌社長謝金河表示,供應鏈出走中國,也是台商轉型的機會,過去依靠廉價勞力的生產遷徙也需要做些改變,要發揮創造附加價值的能力,以創造高毛利的產業。

他表示,中國如果失去世界工廠地位,光靠內需,對中國經濟恐怕會帶來更巨大的影響。但有些國家,像是越南,已經沉潛內斂了十幾年,它也知道未來供應鏈如果都聚集在越南,它的發展和爆發力將會與日俱增。謝金河樂觀表示,東盟時代值得拭目以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