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週的入境隔離讓外國人很難或者不願意進入中國。(圖片來源: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9月3日訊】(看中共記者戈御詩編譯/綜合報導)在中國境內,一個Delta病例的出現,就能讓整個城市被封鎖;從有Delta病例的地區返回北京,面臨的可能是三週的酒店隔離。這些都是中國把COVID-19日感染率,保持在個位數的方法。但是,隨著傳染性很強的Delta變種在中國蔓延,西方公共衛生專家們已經開始質疑,中國的病毒「清零」做法,在長期來看,是否能夠控制 COVID-19傳播迅速的變種,清零做法產生的代價是否值得?
美國的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ational Public Radio)9月2日報導,中國已經發放了20億劑疫苗,大部分是國內生產的疫苗,足以覆蓋近80%的人口。但是,中國對放鬆其嚴格的政策仍然猶豫不決,因為沒有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疫苗隨著時間的推移仍然有效,或者說中國疫苗對變種也會有效。外媒表示,隨時關閉全國大片地區的做法,在減少總感染方面是有效的,也能緩解醫院的擁擠,但是有幾方面的副作用,一是會給普通公民會增添負擔,二來短期封鎖也管不住病毒,第三問題是,疫情封鎖會犧牲中國的全球商業和學術聯繫。
酒店隔離2-3週費用自理
在中國境內的密接者,或來自中高風險區的旅行者,都必須在隔離設施中隔離2-3週,按每天300元計算,最短的2週,也需要4000元上下,這對大多數中國公民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
具體到中國的農民工,這群為中國服務業和電子商務行業提供動力的人,他們中的很多,就是因為這個規定,無法回家探親。因為探親後返城工作,有可能會被隔離。在那樣的情況下,不僅工作丟了,隔離費還得自己出,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
短期封鎖也管不住病毒
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封鎖只有在長期的,不折不扣的執行下,才會有效。
德克薩斯大學里奧格蘭德河谷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Rio Grande Valley),研究COVID-19疫情傳播的學者塔梅爾.奧拉比(Tamer Oraby)指出,「在短期封鎖的情況下,病毒被困在各個家庭中,但病毒並沒有消失。如果在短時間封鎖後,突然放開,家庭中沒有消失的病毒,就會在社會上傳播。在中國各地每週都會出現新的病毒聚集區,這種短時間封鎖的方法,在維持上可能會有問題。」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流行病學家詹妮弗.布伊(Jennifer Bouey)博士說,"中國能夠控制這一波 Delta 變種感染,但如果COVID-19疫情反覆發生,中國就需要考慮採用其它的方法。Delta的傳播速度這麼快,不能保在某人感染其他人之前,中國能及時進行聯繫人追蹤和隔離。」
封鎖邊境會犧牲中國的全球商業和學術聯繫
通過保持較低的新感染率,中國已經能夠重新啟動其經濟並恢復大部分國內旅行。但是,將全面遏制病毒作為優先事項,繼續執行嚴格的邊境封鎖,會犧牲中國的全球文化、商業和知識聯繫。
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助理教授羅裡.特魯克斯(Rory Truex)說:「穩定的人員國際人員流動已經完全被削弱。中國的公共衛生官員說,至少一年內,要保持中國和外界隔絕。國際邊境的關閉,可能會使中國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惡化。因為現在,美國和中國都有一些人,在沒有太多一手資料的情況下,猜測或論證對方發生了什麼,導致彼此之間,走上了一條雙方都在作出最壞假設的道路。」
在學術方面,中國引進國際學生的項目,也因為「零病例」的目標,中斷了。在大流行之前,中國試圖成為和美國相抗衡的全球研究中心,向有前途的博士研究員提供政府獎學金,讓他們在中國學習和工作。
在中國攻讀博士學位的一位巴基斯坦學生說,「我們已經接種了疫苗,已經準備好接受檢疫和所有的測試,但仍然無法從巴基斯坦回到中國,完成博士研究。我實驗室的夥伴們,已經把我的實驗臺徹底清理了。」
比較幸運的國際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完成學位,但在線教教學,遠不是那麼的健全。在中國某大學在線攻讀醫學專業的一名印度女學生說,「在家裡吃著零嘴,看了42張幻燈片的PPT演示,就能學會闌尾手術,你信嗎?」 她希望能親自到中國的一所大學繼續學習。
COVID-19疫情中,中國的全球商業聯繫也受到衝擊。中國主要港口對病毒的檢疫,嚴重干擾了國際貨運,某個作業區一旦被關閉,整個港口都必須停工。同時,三週的檢疫和旅行限制,也削弱了中國吸引外國人的能力。
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卓禮獵頭(JobRight),其人力資源經理李先生(Max Lee)表示,「在許多情況下,由於旅行限制,外國人他們無法或不想前往中國。」
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的主席(Ker Gibbs)表示,「我們現在的首要問題,就是讓高管們能進出中國,能和家人團聚。」
國內消費放緩,再加上Delta變種的大流行,導致經濟學人信息部的宏觀經濟學家尼克·馬羅(Nick Marro),把中國經濟增長預測降低了0.4%。馬羅承認,「中國政府對 COVID的嚴格控制,是我們調低中國經濟預測的原因之一。」
北京冬奧會有自己的一套疫情規則
北京已承諾,在半年之內舉辦冬季奧運會,預計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運動員和記者參加。北京冬奧會組織者已經表示,工作人員在進入比賽場地前後,需要在政府的設施中進行隔離,國際觀眾禁止入場。
據中國的兩位負責奧運准入問題的外交官稱,北京還計畫在市內和周邊的主要體育設施周圍,設置三個限制准入的「氣泡」。而且,來訪的記者需要在冬奧會結束後立即離開,不允許前往中國的其它地區,這和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做法,是一樣的。
外媒擔心這些COVID-19預防措施,可能會在奧運會期間,阻礙記者在中國的獨立報導,會把全球參與的運動場面,變成一場高度管理的舞臺表演。
海外新聞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的董事會成員比爾.霍爾斯坦(Bill Holstein)問道,「記者們能有任何行動自由嗎?他們是否能夠走出運動會的舉辦場地,瞭解舉辦國的更廣泛的社會結構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