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獨特的處事智慧:忍、準、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曾國藩出身農家,卻能封侯拜相;身為一介書生,卻屢立軍功;權傾天下,卻能得到善終。離不開他獨特的處事智慧:忍、準、穩!
【01】遇事要忍
蘇洵說:「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為做事,必須忍耐;為求全,必須委屈。
忍寒忍熱、忍飢忍渴,都尚且算是容易;忍受苦惱、忍辱受屈,就需要個人勉力修行。
世間最難的,莫過於「忍一口氣」。
曾國藩說:「凡事必以忍讓為懷。」
遇事不能控制情緒,便會被情緒所控制。忍得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常作如是想,自然能化干戈為玉帛。
莊子《山木》篇裡講,東海有種鳥,名叫「意怠」。
這種鳥,天性最擅長隱忍。飛行的時候,它從不出頭爭先;吃食的時候,只揀別的鳥吃剩的殘食吃。忍得一口氣,既不被別的鳥排斥,又得到了鳥群的庇護。終日優哉游哉,自然遠離禍患,安詳快樂。
【02】決事要準
決策,左右事情的發展方向。
做大事的人,總是善於根據形勢需要,找準自己的策略。有些人之所以失敗,就敗在左右搖擺,無法下定決心。
孔子說過:「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許多時候,越害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做事患得患失,難免影響自己的判斷力。
自然界中萬物的變化,有盛便有衰;人世間的事情也同樣如此,總是有得便有失。
把握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否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悔之晚矣。
曾國藩有眼光,遇事更有決斷。別人想不到的事,曾國藩敢想;別人不敢做的事,曾國藩敢做。
有人問他:「遇事不決該怎麼辦?」
曾國藩說:「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這便是所謂「決斷」。
【03】行事要穩
穩,是避禍的良方。
《孫子兵法》中講:「求穩之計,重在戒急。」
有些人一遇到事情,恨不得立即弄個水落石出。非但辦不成事,還會把局勢攪得一塌糊塗。
所謂「欲速則不達」,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聰明人辦事,一定是善於觀察、巧於佈陣、精於摸底。耐住性子,把準備工作落到實處,然後一擊必勝。
帶兵之初,曾國藩就打定主意:船要精工良木,堅固耐用;炮要不惜重金,從海外買回。船炮不齊,絕不出征。
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劍戟不利不可以斷割,毛羽不豐不可以高飛。情願曠日持久而不戰,不可出境一戰而不勝。」
如果一味圖快,駿馬也有摔跤的時候;如果一味爭功,難免掉進敵人的陷阱。
《易經》乾卦中講:「潛龍在淵。」
說的是君子待時而動,不做沒有把握的事。過早亮出自己的底牌,往往招致失敗。
與其倉促之間留下禍患,倒不如從一開始就穩紮穩打。
責任編輯:wendy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