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太強大 11個失傳的「黑科技」(組圖)

發表:2020-11-16 21: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代雖然科技不發達,但是我們的祖先依然發明出了很多厲害的東西!
古代雖然科技不發達,但是我們的祖先依然發明出了很多厲害的東西。(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代雖然科技不發達,但是我們的祖先依然發明出了很多厲害的東西。

1、河圖洛書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上天授予的祥瑞之兆。相傳聖王如有德政,上天會授予河圖洛書,這象徵天子為天命所歸,有合法治理天下的權威。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洛書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

2、木牛流馬

四足型的推測
四足型的推測(圖片來源:Morio/維基百科/CC BY-SA 3.0)

木牛流馬分別為木牛與流馬,它是由三國時期諸葛亮及蒲元等人發明的運輸工具,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它可派上了大用處,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2百公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二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可是諸葛亮死後,木牛流馬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製作了。史書中也只是記載木牛流馬的厲害之處,沒有記載製造方法,確實的樣貌現在亦不明。

3、冰鑑

冰箱是現代科技的產物,要知道古代的時候,也有冰箱。古代雖然沒有電,但是古人們的智慧是很厲害的。

在1978年出土兩件戰國曾侯乙楚墓冰鑑。這裡的冰鑑就是人類使用最早的冰箱。冰釜外形似一個盒子,分裡外兩層,外層放冰,裡層就可以用來冰鎮食物,起到防腐保鮮的作用了。

4、候風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復原模型
候風地動儀復原模型(圖片來源:Kowloonese/維基百科/CC BY-SA 3.0)

候風地動儀是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得意之作,它是中國古代發明偵測地震的儀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地動儀,不過地動儀的製造方法早已失傳。

據說張衡的候風地動儀毀於東漢戰火。現在所展覽的候風地動儀,是由各國考古學家,根據古書中的描述嘗試復原的模型,並非原始的地動儀。

5、王莽卡尺

青銅卡尺,是漢代王莽時期的一種工具,固定尺長13.3厘米,固定卡爪長5.2厘米、寬0.9厘米、厚0.5厘米。

王莽時期出土的卡尺跟現代的卡尺相差並不太大,兩者的區別可能只是在材料上,其餘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6、八牛弩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世稱「一槍三劍箭」。

八牛弩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記錄之一。八牛弩的用處就在於攻城時,其餘的時候用不到八牛弩。古代的行軍打仗中,攻城是重中之重。八牛弩要用八頭牛才能拉動,可如今,八牛弩已經失傳。

7、架火戰車

明朝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注重科技發展的朝代了。架火戰車是明朝用來發射火箭的手推戰車,是古代的多管火箭炮,它具有類似現代火箭炮的齊射火力與快速移轉的機動性等特點。

打仗時只需三個人即可操作架火戰車,其中一人負責瞄準指揮,兼管推車,其他兩個裝填彈藥和點火等,協同作戰。如今,架火戰車已經失傳。

8、水晶杯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中,出土了一件水晶杯。要知道這可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水晶杯。

9、紗衣

古代紡織技術之高超我們今天簡直難以想像。漢馬王堆出土著名的能塞進火柴盒的紗衣最為聞名,這件紗衣長128釐米,袖長190釐米,僅重48克。這件紗衣能夠塞進火柴盒。

直裾素紗襌衣
直裾素紗襌衣(圖片來源:Siyuwj/維基百科/CC BY-SA 4.0)

直裾素紗襌衣發現於利蒼夫人辛追墓,襌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0厘米,重僅49克。其衣領相交,右衽,垂直而下,緣邊為絨圈錦。

10、​木人木鵲

木人木鵲可以說是古代的「無人機」,它出自春秋時期魯國人魯班之手,據說是一種以竹子和木片為材製成的一隻木鵲,木鵲飛起來可以三天不停落。現如今,已經已經失傳。

11、記鼓車

漢代記裡鼓車
漢代記里鼓車(圖片來源:An artist from the Han Dynasty/維基百科/CC0)

記里鼓車是古代用來記錄車輛行經距離的馬車,構造與指南車相似。馬車有上下兩層,每層各有木製人,木製人手中握有木槌。馬車每行一里路,下層木人敲鼓一下,馬車每行十里,上層木人,敲打鈴鐺一次。

責任編輯:傑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