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民間諺語,一窺古人智慧。(以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諺語是一些民間流傳的常語,通常指一些含有豐富的知識、經驗,有思想,有教育意義的俗語。所有的人類社會都有自己的諺語,是普世文化通則的一部分。
和諺語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語、歇後語等。
今天咱們就來共同回味4個常見的諺語吧。
一、冷莫靠燈,窮莫投親
按理說,中國是個人情味很濃的社會,人們以血緣為紐帶,將沾親帶故的一幫人緊緊地維繫在一起,成為一個個大小不同的「親情體」。人情的力量有時是很強大的,所以才會有「人情大於王法」、「人熟多吃四兩鹽」這類的俗語。
但是,這種親情的維繫,也是需要條件的,那就是親戚間的生活境況不能差太多。所以,古人在說親時,都會講究「門當戶對」原則。作為親戚,本應是甘苦如共的,但是,有些情況下,這樣的理想形態也會被現實擊碎。還是用句老話來說明吧,那就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一個自身生活困頓的人,往往是會被人忽視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聰明的人就選擇沉默,不去給人添亂,不給自己添堵。
「冷莫靠燈,窮莫投親。」一燈如豆,哪能溫暖的你寒夜裡肌冷如冰的身軀。生活富裕的親戚,亦如這一豆微亮的燈火,也是滿足不了你太多期望,如此,還不如悄悄遠離,給自己一份窮人的自尊。「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冷莫靠燈,窮莫投親。
二、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這句諺語的意思,跟上一條的內涵極其相似,講的都是人貴自知、自愛。有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都說「人微言輕」,無錢無勢時,就不要往聚光燈下湊,湊了也白湊,不僅不會引人同情,還會招來反感,像那些跑到國外去「蹭紅毯」的無聊明星一樣,露一次小臉,贏一世罵名,這才是賠本專賣,不划算。
都說「患難見真情」,真正有心向你的親朋,在你有難時,你就是不主動索要溫暖,他們也會主動「雪中送炭」的。這樣的結局才是皆大歡喜的。
三、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志。古人早就說過:「窮莫失志,富莫癲狂。」對自己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
陳勝吳廣早就喊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農村的俗語中也有稱「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的,墨子也說過「官無常貴,民無終賤」這樣充滿第一把手哲理的名言,它們都是在告訴人們一個哲理,那就是沒有永遠的富貴,也沒有永遠的窮困。
不怕路長,只怕志短;不怕山高,就怕腳軟。只要努力了,成功一定不會遠離。
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四、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古」指的是古時候的事、古代的事、過去的事。「後生」是指後生晚輩,年輕人的意思。「失譜」失去準則、原則。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老人不講過去的事跡,會讓年輕人失去做事的準則。人類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一代經驗的傳授,爺爺一輩把經驗傳授給了父母一輩,父母再把經驗傳授給了我們,如果放大來看待,那就是一代一代的人們把經驗等思想總結出來,再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後代人就會少走彎路。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說的就是言傳身教的重要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