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共北戴河會議定「3軟3硬」政策 網路炸鍋(圖)


中共政權面臨內憂外患
中共政權面臨內憂外患(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8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今年的北戴河會議,自7月31日後習近平等七常委隱身,至8月8日栗戰書在北京主持人大常委會會議,8月11日中共各大官媒報導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做「重要指示」。雖仍未能確認北戴河會議是否已結束,但相關會議結果已經流出。

中共政權面臨內憂外患,一邊是國內疫情、洪災以及經濟困局,民間怨氣衝天,當局急需維穩,另一方面是因為隱瞞疫情被追責以及香港、新疆人權以及南海爭端等引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圍堵行動。

逃美中國律師陳建剛8月12日在推特發帖稱:「據說北戴河會議中共定了新的3軟3硬政策:對美國軟,對西方軟,行動上要軟;對國內硬,宣傳要硬,對香港硬。簡單來說就是對外屈膝,對內鎮壓。對歐美繼續跪地欺騙,對內維持高壓統治。希望美國、歐洲不再繼續被共產黨欺騙。」

對此,有網友回覆說:「據說中共還是不明白。香港和新加坡是美利堅在亞太的兩塊飛地。對香港硬,就是對美國硬。對香港鎮壓,就是對美國不宣而戰。」

「共匪這種下三濫,老掉牙的招數已經臭名昭彰,美國肯定不會受騙,繼續加辣制裁共狗。歐盟(尤其是德國)就難講。無論如何,香港人是不會怕的!」

「這個策略真奇葩。對內高度鎮壓,尤其是香港,就直接把前半部分3軟的效果給消除了。」

「承接大清。」

「清政府也這樣。」

「一直不是這樣嗎?」

「對外忍(軟)到無恥,對內狠(硬)到無情。」

「一掐脖子就下跪,一鬆手就耍流氓!」

「大清病夫油水,對內壓榨。」

另據自由亞洲電臺8月10日引述消息來源說,此次北戴河會議期間,中共高層主要討論國內經濟形勢和中美兩國關係發展。高層認為,中美關係是中國外交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北戴河會議最終決定是認真落實好,維護好與美國的關係,使中美關係回到正軌。」

美中關係近期急劇惡化,南海和臺灣海域戰雲密佈,爆發戰爭可能性加大。不過8月12日,中國富豪馬雲控制的港媒《南華早報》報導說,中美雙方目前都加強了在有爭議水域的行動,增加了事件失控的風險,但北京不想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報導援引知情人士說,習近平已向部隊下達了不升級局勢的命令,要求飛行員和海軍軍官,在與美國飛機和軍艦日益頻繁的僵持中保持克制,並同意與美國國防部長之間的對話。

一位與軍方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的局勢非常緊張,非常危險。」北京已通過「多種渠道」與美國進行了溝通,並以友好的姿態告訴中共軍方「切勿先開火」,以使局勢得到控制。

該軍方人士說,下達命令很容易,但是中方和美方都無法控制後果。

另外,澳洲媒體news.com.au的記者傑米.塞德爾(Jamie Seidel)8月10日在題為〈習近平的戰狼術受到抨擊〉一文披露,中共軍中引發內訌,習近平受到中共軍中重要將領們譴責,指他的戰狼術毀壞了「統治世界」的時機。

一直強硬發聲的中共「戰狼」外交官,早前也突然對美國放軟調門。

中共外長王毅8月5日接受中共新華社專訪,在長達7千多字的訪談稿中,先是對美國的激烈攻擊過,之後卻主動承諾「不會干涉美國的大選和內政」,並如此定調「中美關係框架」:「避免對抗」、「坦誠對話」、「拒絕脫鉤」、「保持合作」。

他又說,願與美國重啟對話機制,避免中美對抗,中美關係框架應拒絕脫鉤,在疫情防控、經濟復甦等領域保持合作,並主張通過對話,緩解當前的緊張局面。

王毅在同一講話中這種「180度大轉彎」,被網友譏諷「精神分裂」,「速度太快,胡叼盤左一口右一口,脖子都快斷了」。

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4日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也同樣態度放軟。他說,美中應該相互合作。他還稱,中方不希望美中緊張關係進一步升高。又聲稱中共無意與美國爭奪全球主導地位。

當時就有分析認為,中共似乎要調整其戰狼外交政策。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中共的外交官對美國的謾罵攻擊是給國內看的,但有關「對話合作」的表態是給美國看的。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