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的心臟會思考嗎?(圖)

作者:青蓮 發表:2020-06-11 07: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黃帝內經》說「心藏神」,心臟是元神的居所。
《黃帝內經》說「心藏神」,心臟是元神的居所。(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科學家用3D生物技術列印出具有功能的心臟瓣膜,模擬心臟移植曙光初現。令人好奇的是,人類心臟具有思考和記憶功能,換上3D列印的心臟,人是否還具有「心想」的能力?

《科學》(Science)期刊8月2日刊登的最新論文顯示,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MU)科學家以膠原蛋白當作3D生物列印的「生物墨水」,搭配該校研發的「自由型態可逆嵌入懸浮水凝膠」(FRESH)等突破性技術,成功打造出具有功能的心臟瓣膜。

研究人員以核磁共振成像(MRI)掃瞄了患者的心臟瓣膜,並打造一個模擬人體壓力與血流速度的操作臺,結果出現同步搏動和心臟瓣膜開合,確認列印作品確實能發揮作用,並且列印出完整的心臟指日可待。研究者認為,這項技術日後最有機會先用在修補出問題的器官,例如因心臟病發而失去功能的心臟或退化的肝臟。

心,在中國古代中醫和道家修煉文化中獨具魅力。除了人們常說的「心想」,表示心與大腦一樣具有思考功能之外,《黃帝內經》說「心藏神」,心臟是元神的居所。「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元神,在西方叫做「靈魂」,靈魂是生命的根本。

《列子・湯問篇》中記載,二千五百年前的戰國時代,神醫扁鵲給公扈與齊嬰兩人換心,換完後,兩人竟各自回了對方的家,認對方的妻子,結果兩家妻子都不認識丈夫,遂告到官府。後來扁鵲說明其中的原委,官司才得以平息。

這是一個典型的元神跟著心臟走的例子。扁鵲為公扈與齊嬰兩個人施行換心術後,因為心臟藏有元神,雖然兩個人的身體沒有改變,但元神已經是對方的了。而主宰身體的是元神,所以兩個人都認為對方的家才是自己的家。

有許多人認為,扁鵲的故事不過是「神話」,不足以為信。隨著心臟移植技術的不斷進步,「換心術」已不再是現代醫學的難題,神奇的是多個患者術後的變化,卻證實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二零零八年,六十九歲的葛漢以一把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事很快引起關注。因為十二年前,葛漢接受過心臟移植手術,供體來自三十三歲的卡托,一個吞槍自盡的年輕人。葛漢在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不久,認識了卡托的遺孀,他們很快陷入熱戀,然後結婚。十二年後,葛漢帶著卡托的心臟,走上了與卡托同樣的路。

二零零八年,美國紐約六十三歲的謝裡丹,因為嚴重的心臟病,在西奈山醫院接受心臟移植手術。手術非常成功,但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在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前,謝裡丹從未學過畫畫,畫畫水準和一個幼稚園小孩差不多。

然而,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謝裡丹突然變得喜歡畫畫,且繪畫的技術十分嫺熟,畫出的作品許多都頗具藝術水準。醫護人員去查他移植的心臟來源,驚訝的發現,謝裡丹的新心臟來自一位剛剛因車禍去世的業餘藝術家。

一名7歲的美國小女孩因嚴重心臟病,做了心臟移植手術。捐贈者是一名被人殘忍謀殺的10歲女孩。術後不久,小女孩開始頻頻夢到自己被人殺害。遇害的細節、凶手的樣貌都清晰的呈現在夢中。最終,警方靠她提供的線索,一舉抓獲謀殺10歲女孩的凶手。

更多的案例讓醫生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在西醫那裡,器官只不過在人體中各自承擔著維持生命的職責。換掉任何一個,也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本質。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蓋裡.希瓦茲用了20多年的時間調查研究,發現人類的心臟有某種「思考和記憶功能」,這正是許多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繼承」了心臟捐贈者性格的原因。這個結論,與古代中醫「心藏神」的理論不謀而合。

而我們常常說「心想事成」,不知道3D列印的心臟換上人體後,人們是否還會有「心想」的感覺。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