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的代表性症狀是搔癢。
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疾病的其中一種。代表性的過敏疾病有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往往會隨年齡增長而照順序出現。過敏疾病往往具有強烈的遺傳性,即使不是異位性皮膚炎,只要父母有任何一種過敏疾病,孩子也患有過敏疾病的可能性很高。換句話說,爸爸的鼻炎可能遺傳至孩子身上變成異位性皮膚炎。許多案例是小時候患有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好了,但成人後持續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案例也不少。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因環境上的因素復發,所以持續性地保養、環境維持很重要。
聽說異位性皮膚炎滿周歲後就會好轉?
一般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大多在滿周歲前後情況好轉。食物過敏也是大約在周歲時好轉,因此與食物過敏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也一併改善。不是在滿周歲,接下來大部分就是在滿兩歲左右時好轉。但是有些孩子在滿兩歲後,異位性皮膚炎沒有好轉反而情況加重,那就可能是進入了慢性化的階段。
小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一般是皮膚發紅、粗糙不平,而更嚴重的情況則是流組織液。若是進入了慢性化的階段,就會以更乾燥的型態呈現,皮膚粗糙、角質變白剝落。
長時間下來,皮膚也會逐漸變得厚、硬,還有色素沉澱。
沒仔細看會像是沒有洗乾淨,好像髒髒的。小時候多半出現在手肘或膝蓋的外側,隨著年齡增長則多出現在手肘或膝蓋的內側。嬰兒時期即使癢也無法抓,而到了這時期,開始能自己抓癢,皮膚狀況會變得更嚴重。搔癢的情況主要在晚上更嚴重,用充滿細菌的手指摳、抓脆弱的皮膚,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很多會變成膿痂疹。
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
明明是同一個孩子,在前一間醫院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在另一間醫院卻說還沒有到異位性皮膚炎的階段。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在每間醫院稍有不同的理由在於,至目前為止仍沒有明確的檢查基準。透過血液檢查測出的空腹血糖數值、糖化血紅素數值,能診斷是否為糖尿病;透過血壓計測量的血壓數值高低,能診斷是否為高血壓,但是異位性皮膚炎,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值標準以供診斷。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是透過前人訂定的幾項基準來診斷。
異位性皮膚炎的代表性症狀是搔癢。
每到晚上就會發癢,常抓癢的下場就是皮膚常有傷口。
病變的模樣及分布具特徵性,隨年齡稍有不同。另外,是否伴隨著其他過敏性疾病,或是有無家族病史,都是重要的診斷基準,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具強烈遺傳性的過敏疾病。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中,並沒有針對年齡的判斷基準。
然而在滿周歲前發病的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中,有許多在一歲過後自然痊癒的案例,所以有些情況下不會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而是稱作「嬰兒溼疹」。
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每個學會都稍有不同。雖然診斷的基準有很多套,但我在下頁整理了皮膚科學會於二○○六年公布的異位性皮膚炎診斷基準。診斷基準的組成為主要標準三種與次要標準十四種,在這之中,若符合兩種以上的主要標準、四種以上的次要標準時,一般會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這是一份可以簡單診斷的項目表,我建議大家親自試試。
異位性皮膚炎診斷基準
三項主要標準
□搔癢
□典型的皮膚病變模樣與分布
‧未滿兩歲。臉部、身體、四肢關節的外側。
‧兩歲以上。臉部、脖子、四肢關節的內側。
□孩子有其他的過敏症狀,或是家族中有患有過敏(或曾經患有)的親屬。
‧過敏疾病:食物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未滿兩歲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圖片來源:采實文化出版社提供)
兩歲以上的孩子如有異位性皮膚炎,疹子多分布在臉部、脖子、四肢關節的內側。(圖片來源:采實文化出版社提供)
十四項次要標準
□皮膚乾燥症:皮膚整體來說很乾燥。
□白色糠疹:臉上、脖子、身體上出現如同癬般的白色斑點。
□臉色潮紅或是蒼白:臉變得很紅或是很白。
□眼部周圍出現溼疹或暗沉:眼部周圍出現紅色且粗糙的溼疹,或是皮膚變得暗沉。
□耳朵周圍出現溼疹:耳朵周圍發紅且粗糙,或是耳朵下方撕裂、流血。
□唇炎:嘴唇周圍發炎。
□非特異性手、足皮膚炎:手、腳上出現非特定情形的皮膚炎。
□頭皮屑
□毛孔角化症:皮膚像起雞皮疙瘩一樣突起、粗糙不平。
□出汗時搔癢症:流汗後皮膚搔癢。
□皮膚劃痕症:用指甲輕劃皮膚後出現白痕。
□即時型皮膚試驗陽性反應:皮膚點刺測試有出現反應。
□血液中IgE增加:血液檢查IgE的數值高。
□皮膚感染症:容易感染膿痂疹、白斑病類的疾病。
本文由采實文化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我是過敏專科醫生,也是過敏兒媽媽》,作者:閔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