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和飲食、環境、運動及生活方式等四方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癌症是一種細胞病變,由正常細胞改變為有致命危險的癌細胞,但這過程往往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才會累積而成,因此,往往確診後都被視為絕症。
不過,隨著醫學進步和各種研究及相關健康物質的發現及廣泛運用,現在大家已經不會「談癌色變」,反而可以更樂觀地看待這個「身體垃圾」大量堆積後產生的結果。
其實,癌症既然是從正常細胞演變而來,也就表示身體的健康情形是惡化的,而之所以會愈來愈差,導致細胞的突變,進而成為癌細胞,和飲食、環境、運動及生活方式(其中,繁忙的工商社會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讓癌症大幅度增加的隱形殺手)等四方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什麼會罹癌?
根據近百年來的無數研究歸納發現,癌症其實只是「身體的垃圾」被堆積起來的結果,這其中就是上面已經提到的四大問題所造成的,以下詳述。
病從口入,飲食和疾病的關係非常密切。
飲食
經過醫學界和營養界數十年的研究後,已經證實了飲食和疾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不僅如此,飲食和癌症的關聯性更大。原因很簡單,病從口入。人類一天三餐入口,除了吃進營養的食物以外,也可能吃進了許多的病毒和細菌,甚至許多的致癌物質而不自知。長久以往,身體累積的毒素排不出去,自然會導致身體負荷不了,導引體內細胞往不良的方向走,久而久之就突變成癌細胞了。
環境
由於人類的自私自利,無形中加諸於整個地球環境的壓力,比工業革命以前大了上百倍,如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和所謂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隨著工業生產和人與動物產生的廢物充斥於大氣中,使得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飆升,產生了「溫室效應」,讓地球環境惡化程度更難回頭。
關於環境與癌症的關係,從中國大陸的研究就顯示出了其中的嚴重性。中國大陸特別針對陝西省華縣的一個所謂的「癌症村」所做的研究顯示,透過分析該村的飲食當中的飲用水、麵粉、豆角、馬鈴薯、柿子等,以及土壤、岩石等7類樣品,進行分析和評價;再加上對人的頭髮樣品進行微量元素分析,得出了初步結論顯示:砷、鉛、鎘等重金屬的汙染和惡劣的空氣汙染是癌症村致癌的主要原因。
因此,所謂的「食安」自然只是整個環境問題的冰山一角!試想,環境都病了,身處其中的人類可以免禍嗎?癌症,就是惡劣環境和人類自身巨大壓力合起來造成的惡果,從體質較差或是免疫力不強的人身上表現出來而已。
適當地運動能夠產生「腦內啡」,大幅增加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發揮防癌、抗癌的效果。(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要活就要動」雖然是老生常談,卻絕對是至理名言。愈簡單的道理愈重要,運動能強身健體是百分百的正確,但是,前提是不能在巨大壓力下運動,否則,反而有害無益。
舉例來說,職業運動員是運動量最多的人群,甚至當教練的人也多是運動員出身,照理講,這群擁有足夠運動量的人應該不會被癌症侵蝕才對。但事實上,他們罹患癌症的比例並不會比正常人低。究其原因正是「壓力」。壓力除了是罹癌的主因之外,根據研究顯示,它更是癌症得以轉移的一大助力。因此,運動的方式和心態才是最重要的,以免反而助長了病毒和癌細胞的發展。
運動對職業運動員來說,比較像「職業」而不太像「運動」。而只要是職業,工作壓力就會跟著來,如此罹患癌症的機率自然也不會比一般人低,如前世界自由車排名第一的阿姆斯壯(LanceArmstrong)和前籃球國手、國家隊總教練錢一飛都是癌症患者,另外,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名投約翰・列斯特(JonLester)也是知名的抗癌運動員。
研究顯示,只有適當地運動,也就是達到舒暢程度的運動,才能夠產生「腦內啡」,一種能夠讓人感到幸福和愉悅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夠大幅增加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發揮防癌、抗癌的效果。否則,錯誤或過度的運動反而會成為罹癌的元兇之一。
生活習慣
除了飲食(腸胃道癌症)以外,最常見造成罹癌的不良習慣就是抽菸(肺癌)、酗酒(肝癌)、吃檳榔(口腔癌等頭頸癌)、共用針頭(肝炎)、不良性行為(子宮頸癌等婦女癌症)、過度日晒(皮膚癌)等幾項,而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都已經被證實和罹癌有正相關。每個人都應該正視這個部分,否則只要有其中一兩項,長期下來,癌症自然就很可能找上你。
本文由大喜文化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救命防癌抗老聖果:諾麗果的自癒奇蹟:喝出不罹癌體質的飲食療癒聖經》,作者:梁崇明。
来源:大喜文化出版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