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戰 蔣介石英勇赴前線 白崇禧巖洞見煥章(組圖)

作者:滄海 發表:2020-03-06 09: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蔣委員長向國軍將士發表抗戰講話,身後站立者是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上將。
蔣委員長向國軍將士發表抗戰講話,身後站立者是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上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937年,盧溝橋「七七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最高統帥軍委會委員長蔣中正蔣介石)以英勇大無畏的精神,多次飛赴前線督戰指揮,激勵鼓舞陸海空三軍將士保家衛國。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也不顧自身負傷,堅持視察與慰勞前方將士。然而,當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赴前線視察時,卻發現高喊抗日口號的馮煥章(馮玉祥)躲在後方的大岩石山洞中貪生怕死,敷衍抗日軍事。

保家衛國 蔣介石領導全中國抗戰

蔣委員長發表「最後關頭」演說,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蔣委員長發表「最後關頭」演說,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了中國華北平津地區,中國面臨外敵大規模入侵的嚴重危機。10天之後,7月1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揭開了中華民族八年全面抗戰(又稱「七七抗戰」)的序幕。

蔣委員長號召全國軍民:「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8月2日,蔣介石再次電邀他北伐統一中國的參謀長白崇禧「共赴國難」,並派出自己的水陸兩用座機及德國駕駛員前去廣西桂林接「小諸葛」。白崇禧不顧李宗仁和桂系眾幕僚的顧慮反對,力排眾議,毅然決然於8月4日飛抵首都南京,是第一個以實際行動支持蔣委員長領導全國抗日的地方高級將領。

緊接著,國民政府黨政軍要員們紛紛雲集首都,多次舉行會議研究形勢和商討國策。8月12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在南京召開,蔣介石、汪精衛、林森、孔祥熙、宋子文、閻錫山、馮玉祥、程潛、白崇禧、何應欽、陳誠、劉湘等要員皆出席會議。與會眾人無一人例外,全體一致決定「堅持抗戰到底」,並決議以「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為全中國抗戰最高統帥部,以蔣中正(蔣介石)為軍委會委員長和最高統帥,負責領導全國軍民抗戰,負國防之全責;以程潛、白崇禧為軍委會正副參謀總長,作為軍委會委員長的最高幕僚長,襄助蔣委員長策劃抗日全局,指揮並指導軍委會所屬各部院會廳,並處理有關的一切事務。此次重要會議並授權「軍事委員會」對全國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包括毛澤東中共的轄區和中共軍隊)。

從此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全國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蔣介石是中國八年全面抗戰的真正最高領導人,是實質上的國家元首;而名義上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則是虛位國家元首。

8月13日,國民政府最高會議的第二天,蔣介石軍委會下令向入侵淞滬的日軍發動進攻,打响了「八・一三淞滬會戰」。為粉碎日本迅速滅亡中華的妄想,軍委會迅速調集了全國兵力的近70%,大約70萬軍隊投入淞滬抗戰。

浴血淞滬 蔣介石多次親赴前線

國軍在淞滬會戰抗擊日軍。
1937年,國軍在淞滬會戰中抗擊日軍。

淞滬會戰是國軍幾十場抗日大會戰的第一次大戰,擁有強大經濟實力和陸海空軍力的日本佔據絕對優勢,日軍壟斷中國戰場的制空權,大批飛機日夜狂轟濫炸,而國軍官兵現代作戰經驗和訓練不足,僅有簡陋的武器裝備,全憑英勇赤忱的愛國精神,以血肉之軀抵禦日軍凶悍的飛機重炮機槍轟炸掃射。馮玉祥這樣描述淞滬會戰的慘烈:「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3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李宗仁說:「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來的歷史上,鮮有前例。」對於日本飛機大炮日夜不休的狂轟濫炸,對於淞滬會戰的慘烈悲壯,普通中國人鮮有不談虎色變者。

就是在這樣的戰火烈焰危險中,身為國家實際元首和最高統帥的蔣委員長,以英勇大無畏的精神,7次冒著被日軍轟炸掃射的危險前赴淞滬前線,親自督戰指揮,並激勵三軍將士深切認識自己的神聖使命,保家衛國,前仆後繼,視死如歸(陳孝威將軍《天文臺報》1937年)。蔣委員長這樣的大無畏英雄事跡,在所有二戰期間的各國最高領袖中是絕無僅有的。

而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亦巾幗不讓鬚眉,常陪蔣委員長親臨前線。有一次,蔣夫人不避艱險,竟於日機頻繁轟炸交通道路的大白天,趕赴前線。汽車行駛到中途,突然傾倒摔入路邊溝中,蔣夫人當場肋骨折斷昏迷。甦醒後,她不顧自己的傷痛,堅持先不去醫院檢查療傷,而是繼續奔赴前線。抵達前線後,蔣夫人不顧旅途勞頓,強忍傷痛,堅持視察了一個多小時,慰勞鼓舞前方將士奮勇殺敵後,自己方去醫院檢查身體。當時京滬一帶的報紙,均報導稱讚蔣夫人的英勇愛國事跡(陳孝威將軍《天文臺報》1937年)

奔馳百里 白崇禧巖洞找尋馮玉祥

1937年,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視察淞滬前線。
1937年,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視察淞滬前線。

淞滬會戰的主戰場是第三戰區,開戰初期,戰區司令長官由軍委會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副司令長官為顧祝同,前敵總指揮為陳誠。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北洋政府駐西北地區將領馮玉祥(馮玉祥,字煥章)投靠蘇聯斯大林,並建立了西北軍,馮玉祥為首領,所帶兵力最多時達40~60萬,其麾下悍勇將領眾多,例如鹿鐘麟、韓復榘、石友三、孫連仲、劉汝明、孫良誠、宋哲元、張自忠、龐炳勛、佟麟閣等人。

自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華後,馮玉祥平日裡高喊抗日愛國口號,並極力慫恿鼓動別人英勇抗日。此次淞滬會戰,他的實際表現又是如何呢?

八年抗戰(又稱「七七抗戰」)期間,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襄助蔣委員長策劃抗日全局,制定抗日戰略,常赴前線視察督戰,需要時代蔣委員長指揮作戰。「八・一三淞滬會戰」打響後,有一天,白崇禧奉蔣委員長之命,乘吉普車赴前線視察。車行至昆山附近時,突然遭遇9架敵機從高空雲層中衝出,在吉普車前後左右擲彈13枚,並以機關鎗掃射,吉普車中彈。所幸白將軍及隨從人員早已跳車,隱蔽於公路兩旁的稻田或樹木中,未曾受傷。修好車後,白將軍一行繼續開赴前線。面對敵機轟炸掃射,白將軍「視若無物,鎮靜如恆。平時辦公,若遇敵機前來空襲,從未躲入防空壕溝,故其所至之處,士氣力振」(陳孝威將軍《天文臺報》1937年)。

奇怪的是,白崇禧將軍第一次前往淞滬前線視察時,在戰區長官部並沒有見到司令長官馮玉祥,只能跟副司令長官顧祝同討論戰況和敵情,然後再赴前線其他地方視察。白將軍第二次前去,仍然未見馮玉祥的人影,十分納悶,於是問顧祝同:「委員長要我前來慰問他(馮玉祥),並聽取他的意見,何故兩次不見他?」顧祝同回答說:因為馮玉祥怕敵機空襲,他本人住在距離上海約150里路的宜興張公洞中,白天他從來不來戰區長官部,只偶爾夜間來看看,他還把自己的私人印章交給我,公事都由我代辦處理。若要見到馮玉祥本人,非得去宜興張公洞不可(《白崇禧回憶錄》)。

白將軍於是又專程驅車2小時奔馳百里,趕到宜興張公洞找尋馮玉祥。進洞後,發現這是一個可容納2000人的大岩石山洞,在這裡方才見到了馮玉祥。當白崇禧向馮玉祥轉告蔣委員長的慰勞之意後,馮玉祥未有任何表示。當時,白將軍心中忖度,這是否因為當時在第三戰區的部隊都是黃埔中央軍和西南地區的部隊,以往多指揮西北軍的馮玉祥,現在對該戰區的部隊指揮不靈,故不到戰區長官部理事,公事推給副長官顧祝同代辦。

將士不服 西北軍群起抵制舊首領

高喊抗日口號的馮玉祥
高喊抗日口號的西北軍首領馮玉祥(馮煥章)。(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白崇禧將軍自淞滬前線返回南京後,便去找軍政部長何應欽,兩人共同商量該如何解決馮玉祥和國軍抗日作戰的問題。白崇禧認為,西北軍部隊,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孫連仲、劉汝明等將領所統率的部隊,有愛國熱誠,原來又是馮玉祥一手建造的,他們對現任參謀總長程潛的指揮一向不大接受,這便難於充分發揮西北軍的抗日作用。現今國難當頭,急需充分調動發揮全體國軍的戰鬥力,這樣還不如在黃河以北,至山東、河北等地區,再開闢一個新戰區——第六戰區,交由原西北軍首領馮玉祥負責統轄指揮,加上韓復榘所部,可集結的總兵力至少有15萬人以上。何應欽表示同意,兩人便向蔣委員長提出建議,獲得採納批准。

當白崇禧向馮玉祥徵求委任他為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的意見時,馮玉祥表現的很高興,很快欣然北上第六戰區赴任。

9月上旬,日本再向淞滬增派三個精銳師團、數個重炮團和航空飛行大隊。9月21日,蔣介石軍委會也向淞滬戰場再度增兵,並重新調整淞滬會戰的作戰部署:第三戰區司令長官改由蔣委員長本人親自兼任,副司令長官仍為顧祝同(不久後升任司令長官)。參戰國軍重新劃分部署為:左翼軍總司令陳誠、中央軍總司令朱紹良、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陳誠統轄指揮左翼羅卓英第十五集團軍(包括黃埔中央軍第18軍和剛成立的第74軍)、薛岳第十九集團軍(包括廣東粵軍第4軍);朱紹良統轄指揮中央朱紹良第九集團軍、廖磊第二十一集團軍(包括廣西桂軍第7軍和第48軍);張發奎統轄指揮右翼張發奎第八集團軍、劉建緒第十集團軍。蔣介石親任淞滬會戰總指揮,領導指揮國軍堅持浴血抗日三個多月,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妄想。

不料,中央軍委會對馮玉祥的新任命發表不久,原本是馮手下的悍將韓復榘竟然兩次連電中央,表示堅決反對。已跟馮玉祥公開反目的韓復榘表示,他寧願隸屬於李宗仁任司令長官的第五戰區,也不願再歸馮玉祥領導指揮。軍委會聽取了韓復榘的意見,沒有將韓復榘所部劃歸馮玉祥統轄,而是委任韓為山東省政府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

馮玉祥在第六戰區上任不久,宋哲元、石友三等原西北軍將領,又紛紛密電軍委會,表示反對意見。白崇禧認為,過去這些西北軍將領在參謀總長程潛指揮下,雖然不太受命,然情況尚可稱為良好。如今他們竟然對馮玉祥如此畏懼和不信任,堅決反對再受其統轄指揮,這樣發展下去,事態將更嚴重,對抗戰十分不利。例如,馮玉祥畏懼敵機空襲轟炸,其指揮部每日更換2~3處新地點。每當更換一次指揮部地點,國軍全軍的通訊網便須變更,所以各軍常與馮玉祥的指揮部失掉聯絡而無法報告軍情。由此可見,馮玉祥懼怕日本飛機轟炸的確是事實,其人在淞滬第三戰區時如此,改換到第六戰區依然畏敵如虎,貪生怕死。

委座授意 白健生解鈴馮煥章下臺

各方面反對馮玉祥的密報,皆直接上報給了最高統帥蔣委員長。蔣委員長衡量後認為,如此發展下去,對抗戰影響很不利。委座(人們對蔣委員長的專門尊稱)便召見白健生(白崇禧,字健生),告訴他各方對馮煥章的反對意見。委座說:「解鈴還須繫鈴人。」要白崇禧電請馮玉祥回京。

馮玉祥返回南京後,蔣委員長又授意白崇禧,向馮轉達其部屬對他表示不信任的意見,希望他辭職。聽了白崇禧的轉告意見,馮玉祥這次倒也有自知之明,並無異議就同意辭職了。白崇禧認為,馮玉祥在第六戰區必定遭受了困難,故才肯辭去戰區司令長官的職務。

馮玉祥辭職下臺後,蔣介石軍委會把第六戰區的部隊全部分散至程潛、閻錫山、顧祝同、張發奎、李宗仁任司令長官的五個戰區。這場因馮玉祥恐懼敵機造成的風波方才平息。

2個月以後,1938年1月,絕對優勢的日軍攻占了淞滬、太原和南京,並策劃新一輪大規模進攻,企圖迅速攻陷徐州和武漢,逼迫蔣介石中國政府投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國最高統帥部,簡稱「軍委會」)修正組織大綱,並重新調整機構和人事。從此,軍委會取消設立副委員長的職位,即閻錫山、馮玉祥不再任軍委會副委員長,而委員長仍為蔣中正(蔣介石),作為全國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軍委會設立委員9~11人,職責為讚襄委員長籌劃國防用兵大計,人選由中央政治委員會選定,由國民政府特任之。根據《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之新規定,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白崇禧、軍令部部長徐永昌、政治部部長陳誠、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為軍委會當然委員(常務委員)。國民政府又重新任命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為軍委會委員。此時因北方戰事告急,程潛赴北方擔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因白崇禧謙讓舉薦何應欽,蔣委員長遂委任軍政部長何應欽接替程潛為參謀總長(陳孝威將軍《天文臺報》1937年)。武漢會戰後,蔣委員長撤銷軍委會西安、南昌、廣州等行營,重新設立南北兩大行營,委任程潛為軍委會天水行營主任,統轄指揮北方五大戰區(包括衛立煌第一戰區、閻錫山第二戰區、李宗仁第五戰區、朱紹良第八戰區以及北方游擊戰區);委任白崇禧為桂林行營主任,統轄指揮長江以南四大戰區(顧祝同第三戰區、張發奎第四戰區、余漢謀第七戰區、薛岳第九戰區)。

反蔣投共 馮玉祥葬身火海濃煙 

馮玉祥因為各方反對下臺後,僅掛有軍委會委員的職務,此職務地位雖高,但他大多時間賦閑,尤其喜歡空彈抗日高調,在軍事作戰指揮方面基本上沒有多少作為和建樹,反而跟重慶的周恩來等中共首腦關係日益密切。1942年11月,周恩來在重慶《新華日報》特別開闢「慶祝煥章先生六十大壽」專欄,毛澤東、朱德等人都從延安發電祝賀,周恩來的長篇賀詞更吹捧馮玉祥「三十年豐功偉業,已舉世聞名」「屹然成為抗戰中的中流砥柱」。

而蔣介石領導全中國軍民,歷經八年艱苦卓絕抗戰,採用白崇禧上將提出的「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的持久戰戰略方針,在國內組織發動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桂南會戰、上高會戰、湘西會戰等10萬兵力以上的大型會戰至少22次,重要戰役1,127次,並派遣10餘萬中國遠征軍入緬跟美英盟軍共同作戰;國民黨206位將軍壯烈犧牲殉國(其中有8位上將包括西北軍將領張自忠、佟麟閣),陸軍傷亡321萬多名官兵,海軍艦艇全部打光,空軍4,321名飛行員犧牲,終於在1945年8月贏得了抗日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從此,中國跟美國、英國、蘇聯並列「世界四強」,中華民族贏來了近代史上最榮耀的時刻。

「七七抗戰」勝利後,風雲又再突變,毛澤東中共在斯大林蘇俄大力扶持援助下,竊取抗戰勝利果實,造謠污蔑蔣介石國民政府,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為口號欺騙蠱惑全國人民,同時無休止發動慘無人道的戰爭搶奪江山。馮玉祥則反對國民政府戡亂圍剿中共,他藉口考察水利而遠走美國。

1947年6月,東北林彪共軍和華東陳毅粟裕、劉伯承鄧小平共軍猖獗,國軍開始不斷失利。馮玉祥卻助紂為虐,在美國公開演講污蔑詆毀蔣介石國民政府,反對美國政府向蔣介石國府提供援助,並宣布跟蔣介石國民黨徹底決裂。

1948年,馮玉祥收到毛澤東中共的邀請,決定投靠中共。7月31日,他帶領妻子兒女,在美國乘坐蘇聯輪船「勝利」號,啟程回國,準備趕去參加中共操辦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此時,他決想不到天有不測之風雲。9月1日,當輪船在黑海海面行使時,突然失火。一生擅長見風使舵,八次臨陣倒戈,人稱「倒戈將軍」的馮玉祥,連同女兒馮曉達,葬身火海濃煙死亡。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