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武漢疫情對中國經濟衝擊到底有多大?(圖片來源:Funtap/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2月17日訊】1
現在,還沒有權威總量數據揭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畢竟一季度還有差不多一個半月才結束。
但從六個細分領先指標上,足以管窺這次的武漢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1,截至2月11日,六大發電集團日均煤耗(你可粗略理解為發電量)37.2萬噸,不到去年同期的60%;
2,截至2月10日,黃曆新年後全國旅客發送量(你可粗略理解為節後返工人數)2.34億,較去年同期大幅萎縮八成;
3,支柱行業房地產。截至2月1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5.04萬平米,僅為去年同期的大約10%;
4,支柱行業汽車。2020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69.9萬臺,同比大幅下滑21.5%,創自2005年乘聯會統計以來的歷史新低,且預期2月同比下滑會進一步超過30%;
5、就業。節後的十天,除房地產行業象徵性增長0.2%,其餘所有行業對應屆生需求同比都大幅下降。其中汽車、廣告/傳媒行業的應屆生需求跌幅超過65%;
6、實體企業。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對此次疫情的評估與看法。這個樣本數不算太大,但已完全具備統計學參考價值:
(1)受肺炎影響,賬上現金能支撐多久?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34%)回答只能撐一個月。回答能撐兩個月的,33.1%。這意味著,85%的企業賬上現金只能撐最多三個月;
(2)預計本次中共肺炎對全年營業收入的影響。29.58%的企業預計營收下降50%以上。回答下降20%—50%的佔比為28.47%;
(3)如何應對現金流的短缺,最多的是採用減員降薪(22.43%)。其次是貸款,21.23%。第三是直接停產歇業,佔比16.2%。第四(13.58%)、第五(10.16%)才是找股東拿錢和民間借貸。
本來還有第七個指標,顯示中國港口的集裝箱貨運吞吐量,但數據實在不忍直視……
依據我們的宏觀模型,一季度GDP增速,樂觀估計,大概率落在4.5%以下,為過去18年新低,全年則大概率在5.7%或更低。
2
上坡路的時候,刮陣逆風無所謂;下坡的時候,最怕背後被人推一把。這就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客觀場景。
國內,人流、物流嚴苛限制,近乎靜止。國外,對PHEIC的旅行與貿易限制,已在世界範圍內事實展開。內外同時掐脖子,會加重經濟的窒息效應。我們面對的任務,根本不是戰勝病毒那麼簡單,而是爭分奪秒戰勝,以盡快解除內外同時勒在經濟上的繩索。
產業鏈、供應鏈的中斷一直拖下去,最極端的後果,是給予西方足夠的時間,去做中國在世界產業鏈和供應鏈中樞紐作用現實替代性的壓力測試。一旦轉移替代形成,中國很多行業在過去三十年積累的製造業基礎就會丟掉,並且再也找不回來了。
從武漢封城開始,中國的經濟就如同一個在水下憋氣的人。時間每多拖一天,對很多企業都可能是最後一天,對經濟則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
說生死時速,有點誇張,但或許就是那麼回事。所以說,是時候正兒八經操心經濟了。
解決辦法並不複雜。建議兩步走:
第一步,除湖北以外,能復工的全面復工——不能因噎廢食,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大跟頭。
第二步,解決真正的需求問題。社科院劉煜輝有個觀點:復工是形式,需求是邏輯。深以為然。解決需求的辦法,有且只有兩個:
1、停止收錢。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中小企業,以2020年年度計,能停止收的,無論稅、費,無論增值稅、所得稅,能免的統統免,能停的統統停。這個時候小打小敲,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
2、開始撒錢。是凱恩斯發力的時候了。開著飛機無差別撒錢當然是愚蠢的,必須把錢送到每一個民生需求的個人手上。香港、澳門的做法完全值得效仿:給每一個居民發放限期本地消費的電子消費券。
亂世重典。
輸了經濟,中國會輸了所有。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