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與他的「金陵塔碑文」。(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劉伯溫,又稱為劉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開國軍師,他博通經史,尤精像緯之學,後人常把他和諸葛亮作對比。和諸葛亮一樣,都是著名的軍事家,料事如神。
不過,諸葛亮料事如神是在三國裡面,對當時的時事的預料;而劉伯溫料事如神不光是當時的時事,還有後續從明到清的國家大事,甚至中國近代的時事,而且是有作品留下來作為依據的。
先來說下他那具有戲劇性的《燒餅歌》,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和燒餅有關。據說,1368年的一天早上,朱元璋皇帝正在吃早餐——燒餅,他剛咬了一口,宮人就報說劉伯溫要覲見。朱元璋深知劉伯溫能掐會算,精通易學、卜術,他想測試一下,順便問下朱元璋自己創建的大明江山的未來。
於是朱元璋就用碗蓋著自己咬過一口的燒餅,然後召劉伯溫進來,還沒等劉伯溫說話,朱元璋就說:「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捏指輪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
朱元璋通過燒餅實驗,是驗證過了劉伯溫的真材實料,隨後就問起了明朝以後的國運,畢竟朱元璋是皇帝,最關注的就是自己創建的天下的未來了。雖然劉伯溫懂得預測天機,但是天機不可泄露,又不能違背皇帝的旨意,於是劉伯溫就用詩歌,半隱半喻的回答了皇帝的問話。
後來劉伯溫回答朱元璋的問話的詩歌,就被稱為《燒餅歌》,全文共計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由四十餘首隱語歌謠組成,《燒餅歌》中的內容的確應驗了從明到清的幾大歷史事件。由於篇幅太長,我們這裡就不一一說明瞭,只摘取其中幾句來觀賞下,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找資料研究。
「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朱元璋死後,明太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用了四年把朱允炆趕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年號就是「永樂」;「禿頂」就是說的朱棣身邊的和尚軍師姚廣孝,他是「靖難之役」的一手策劃者,幫助朱棣一統江山。
「火燒鼠牛猶自可,虎入泥窩無處藏。草頭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兒作主張。二四八旗難蔽日,遼陽思念舊家鄉。」——說的是火燒圓明園,外國列強侵略、瓜分中國;晚清老女人慈禧控制了光緒皇帝,自己當家作主,後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帝逃往東北老家。
上面是《燒餅歌》中隨意摘取的兩段,再來看看《金陵塔碑文》。這個碑文,相傳也是劉伯溫所做,是1918年國軍入南京時發現的。碑文預言了二十世紀以後中國的大事件。前半部分說的是國共內戰、日本侵華;而後半部分至今還沒有完整的解釋。
碑文第一句就提到了蔣介石:「金陵塔,金陵塔,劉基建,介石拆,拆了金陵塔,軍民自己殺。」——蔣介石拆了後,到1927年全面爆發國共內戰,中國人之間互相殘殺。
此外「金陵塔碑文」這幾個字也很有講究:劉的繁體字是劉,基底就是個金;而明朝的國都就是金陵,後來朱棣遷往北京;朱元璋以前叫朱重八,層層寳塔都是八數疊八數。這就可以理解為一層隱含的意思:金陵寳塔八數疊八數,雖有十三層,但根基是劉伯溫。
金陵塔碑文雖然文字不多,但內涵卻包括了幾百年的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更深入地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