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飯吃得過飽有損健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道教藥王孫思邈曾說:「夜飯飽,損一日之壽」,就是說晚上吃撐一頓,就是在減損一日的壽命,故晚餐宜少食為養生之道。晚餐有「鬼食」之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乏道理,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給身體埋下無數炸彈……有一位健康專家提出了這個觀點: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自己的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收入。雖然比例不一定準確,但足以說明吃晚餐和身體健康之間的直接聯繫:晚餐確實能夠決定你的壽命。這話說得可能有點誇張,但說明了一個事實:晚飯吃不對,惹出一身病。因此,古人只吃兩頓飯,不吃晚飯。
在《墨子・雜守》上記載,兵士每天只吃兩頓。第一頓稱「朝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早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不時不食」(《論語》),意思就是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
晚飯吃過飽會影響健康和壽命
中醫和道教都說:「過午不食」。所謂「午」,就是中午11~13點,過了13點就不能再吃飯了。這裡先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1418年,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的寵臣翰林學士胡廣死了,享年只有37歲。胡廣是個文人,其特點是守口如瓶,朱棣與他商量事,他是絕對不會泄露的,因此朱棣很喜歡他。但是朱棣也很討厭他,因為胡廣愛吃晚飯。在古代,一個人如果吃晚飯,就會被認為是放蕩。但是胡廣說自己長期有病,身體十分虛弱,一頓飯吃不多,因此必需多吃幾次飯,朱棣也就原諒他了。
胡廣當了翰林之後,才開始吃晚飯。誠如他自己說的,他自己長期有病,身體十分虛弱,一頓飯吃不多,因此要吃晚飯,而且晚飯非常豐盛。然而胡廣的身體並沒有因為吃晚飯而強壯起來,反而毛病越來越多,於是37歲就吃死了。
古人的「過午不食」,並不是讓大家真的不吃晚飯,畢竟現代人入睡時間明顯晚於古代,我們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現在不能照搬。但是提倡大家晚飯要少吃一點,晚飯吃不對會影響健康和壽命。
晚餐不宜太過豐盛
中醫認為,「四高」都是吃出來的。如果你本人或者親人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每每到醫院檢查,都會聽主治醫生繼續絮叨吧!「平時要吃清淡點啊」「怎麼和你說了還不忌點口」「你呀,都是吃出來的」。
醫生說的沒錯,其實,得了這些病多是因為未完全消化或轉化的物質。為什麼現代人身體消化轉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則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節。《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說:大飽傷脾。就是這個道理。
一日三餐,晚餐要吃最少,才是養生之道
曾有位糖尿病患者,當談起飲食對於她疾病的影響的時候,她很肯定的說:我已經很注意了,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飽一些。
但她想錯了,也吃錯了。醫師告訴她,人體晚上消化機能最差,陽氣都收斂潛藏起來,吃的營養越豐富,越轉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導致疾病。患者仍然擔心地說:我身體虛,晚餐那頓一定要吃飽,馬無夜草不肥,如果我晚上不吃飽,半夜都會餓醒。
其實哪會呢?記住:我們的腸胃怕堵,不怕餓。半飢半飽,人身體輕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勞沒勁。營養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處最妙。就好比耕田種地一樣,肥料要淡淡的,稍微過濃一點,反而會把植物的根給燒掉,所以古人說「過猶不及」。我們吃飯,要寧留三分飢,也不十成飽啊!
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減成半飽,結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飯量減半後,心就不慌了。
可見心慌未必盡是氣血不足,對當代人來說,更多是飲食過度,膽胃不降,堵在中間造成的心慌。其實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飽狀態,使六腑保持空靈,五臟沒有壓力,心也就不慌了。
中醫的經絡理論中,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化食物的能量來源於心臟,小腸脈不通,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所以對於心的功能不夠強大的人來說,飲食非但不能大補特補,還要吃得少量,要注意節制,不能讓小腸有壅滯阻塞。
老人尤其是這樣,老人多數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腸動力也不夠,吃的過多,心與小腸都受損,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飽後去世的,特別是晚餐吃飽吃撐,就在睡夢中不知不覺去了。
藥王孫思邈那句「夜飯飽,損一日之壽」,就是說晚上吃撐一頓,就是在減損一日的壽命,故晚餐宜少食為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