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香港港島東反送中,最先在維園集會。(圖片來源:看中國攝影)
【看中國2019年8月12日訊】約20名法國國民議會議員關注香港公民運動,他們透過公開信表示,希望對話勝過暴力,也希望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無須畏懼自由及人民意見,盲目鎮壓不會促使社會進步。
香港民眾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而發起抗議及罷工行動,持續數月,歐美國家相當關注。這項由香港特區政府推動的草案若通過,將可把司法案件被告送往中國大陸,一般稱為「送中條例」,經香港民眾強烈反對後,港府暫緩修訂,但群眾持續要求撤回草案、調查警察暴力、釋放被捕抗議人士等。
法國國民議會友臺小組主席、執政黨「共和前進」(LREM)黨員賽沙裡尼(Jean-François Césarini)11日晚間在自己的推特(Twitter)帳號公布一份給香港、北京領導人士及香港公民運動人士的聯合公開信。
除賽沙裡尼外,這份寫於8日的公開信,署名議員還包括卡巴黑(Pierre Cabaré)、羅貝爾(Mireille Robert)、祖雷茲(Jean-Marc Zulesi)等約20人。
信中表示,身為經由普選選出的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及與亞洲國家友好的小組成員,在此刻香港發生的事件之前,他們無法保持沉默;當攸關世界平衡的重要事件發生、應該有所回應時,法國政治階層的緘默反而相當刺耳。
信中表示,眼前擺著3項事實:法國是中國的朋友;民主在中華文化中完全可實行,臺灣就是一個重要例子;香港有自己的活躍政治及民主經歷,早在1997年回歸中國之前就開始,之後也延續。
因此,署名議員們想對所有華人朋友、香港特別行政區領導團隊、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階層、公民政治運動參與人士、香港公民及中國其他地方的公民說:「我們希望對話勝於暴力,希望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無須畏懼自由及人民意見,我們希望提醒他們,所有盲目鎮壓都不曾促使社會進步,也只會削弱採取鎮壓手段的一方。」
信中表示,署名議員們想對中國朋友說,更多民主、更多自由向來都能讓民族及國家更強大,自由並非混亂,混亂是在自由無法充分發展時才產生。
國民議會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民主機構之一,是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後基於普世人權的信念而成立,人權無關文化或地理條件,而是存在於每個人身上,世界上各角落都有人嚮往更多自由、平等及博愛,這並不取決於政治決策者的選擇,而是人性固有行動。
信中提到,自法國大革命後,實行民主模式及普選的國家數量不斷增加,從民主模式而來的人權也持續成長,這不是政治人物的運動,不專屬於西方,也不分黨派,而是人類共同歷史的意義。
信中表示,身為普選出來的國會議員及引導政治的人,基於對自由、平等、博愛的需求,應該關注這些歷史上的運動和社會轉變,關注並共同打造在時間齒輪及政治決策中,正在創建的明日現實;所有反對或無視這些想要掙脫束縛的熱切想望的人,都會成為過時人物,因為沒有任何領導人能改變人類命運。
信中表示,這裡並不是要對誰說教,每個國家在自己的歷史中都要面對這類想望,在法國也是,要求權利的運動使得政治人物必須更加傾聽人民聲音、進行更多辯論、實現更多民主;沒有人是這方面的專家,香港的民主經驗也能讓其他國家借鏡、變得更好,署名議員們想要傳達的訊息只是在朋友之間分享經驗。
信中表示,在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及1990年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都預見香港深化民主經驗及由普選選出政治領袖,幾次民主運動顯示可能已是時候實行這些原則,讓所有香港人能透過選票,在做出重要決定及選出特區政府時和平表達。
信中表示,「我們認為公民運動及伴隨而來的質疑可以成為對香港、對中國的一次機會,也可以是與臺灣建立關係的驅動因素」,暴力不該優先於創造新平衡的事實,中國應能從這些事件中變得更強大,因為能更加觸及人民,而人民是中國理念的基礎。
公開信最後表示,展開對話,允許表達所有意見、避免採取任何暴力,這就是署名議員以朋友身份提出的3項原則,中國政府應傾聽香港公民運動要對話的呼籲,以展開民主經驗的新一頁,中國政府這麼做只會更強盛。
原標題:法議員關注香港反送中 吁北京勿懼人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