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LIONEL BONAVENTURE/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4月18日訊】最近,「中國人素質低不適合民主,所以至今沒能實現民主」的論調充斥著社交媒體。當然,這種論調也遭到了強烈的反擊。仔細觀察發現,很多人在大談「中國人素質低」,甚至有人將其上升到「是人種問題」。我想,若他們事先知道「素質」是什麼,就不會從這樣的角度言說了。在還沒弄懂什麼是「素質」的情況下,就說「華人素質低,不適合民主」或「因此沒能實現民主」,很明顯,這是無的放矢。
那麼「素質」到底是什麼?
狹義地講:素質是天生的生理質量和思維質量。用這個狹義的定義來證明個體之間的差異是沒問題的。我以前也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距離是最大的,大到你無法衡量,不能比較。一個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個花一輩子都不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怎麼比?說天差地別也不為過。當然,這包括現代人之間的橫向比較和古今人之間的縱向比較。
從廣義上講:素質是指接受社會文明的質和量。質就是質量,量就是數量。接受的知識的質量越好,數量越大,素質就越高;反之,接受的知識的質量越差,數量越少,素質就越低。素質的這個廣義定義,毫無疑問將其用在群體之間,不同的國家社會之間進行對比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任何國家的人素質都是參差不齊的,既有鴻儒也有白丁。因此,只能就綜合素質進行對比。根據我所走過的十幾個國家的經驗,無論哪個國家的人民,尤其是普通百姓,他們內心對於善惡、是非、好壞、美醜等都有著差不多的價值判斷,清醒認知與追求。在這方面真的差別不大,包括中國的父老鄉親在內。但是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同,他們在具體情況下,採取具體行動時,表現出來的差異確實明顯。
那麼,是什麼使得人們或能夠,或不能夠自然地表達出真實的自己?這是由其所在社會的制度是懲惡揚善還是懲善揚惡的後天因素、外部環境決定的。莊子的:「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說的就是時空的侷限,獲取知識的束縛給人造成的影響。一旦走出了狹隘的時空,廣泛獲取到知識和信息,開闊眼界之後,認知就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素質自然就會改變提高。
現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不僅指的是現代的知識,是人類所有知識的綜合水平,中國在中共的獨裁專制統治下,在「防火牆」內就連基本的事實真相是什麼都很難弄清楚,甚至為了弄清被刻意掩蓋的真相,要付出坐牢的代價。那麼,為什麼事情會走到這一步?背後的來龍去脈就更少有人去探究和知曉了。在共產專制的束縛下,傳統的好的東西被破壞殆盡,現代的新文明中共又極力醜化,阻止其在中國成長,久而久之整個社會求真務實的技能就被殘酷壓制退化了。
在「防火牆」的限制下,雖然一部分人可以翻牆看世界,而多數人被圈在區域網內,雖比井底之蛙要好得多,可受到的限制顯而易見是非常巨大的。加上中共長期的媒體壟斷、謊言宣傳、對信息的封鎖過濾,人民在沒有足夠信息參照的情況下,對新生事物做出的一些判斷難免會不那麼可靠,甚至連民主、法治這些舉世公認的好東西也不容易弄清其所以然。這歸根結底是專制長期奴役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總之,參與民主的運行,與農民種田、工人操作機器一樣,需要通過練習,掌握知識技巧。不學習,不實際操作、練習,就無法熟練掌握其中的技巧。想想我們小時候學會自己吃飯和上廁所,經過多少練習,花了多少時間,就不難理解了。
生活在民主制度下,最關鍵的是要知道找誰能解決問題,這是掌握操作國家機器的奧妙所在。而且,這是要眾人合作完成的,自然有它一定的難度。可是,一些人因從來沒做過而不會,不能證明他們就永遠不會。中國人一旦擺脫了共產專制的束縛,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起步和練習,一定能掌握民主技巧,讓中國在民主憲政法治的機制下很好運行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而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