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機睡醒耳聾 「這款」耳機最傷(圖)

發表:2019-03-02 07: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耳機使用不當,會對耳朵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耳機使用不當,會對耳朵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以前成天戴耳機聽音樂的,普遍是年輕人。隨著前幾年MP3與近年智慧手機的流行,不管是音樂、影片、遊戲,為了避免音樂擾人,不分男女老少,越來越多人也開始動輒戴起各式耳機。

不但如此,也有人在教導、分享學習經驗時,也會建議一些語言學習者,在睡覺時可以聽音樂、廣播等,利用睡眠時的潛意識來學習。

最近就有位國二學生睡覺時戴耳機聽音樂,隔天醒來卻發現有一隻耳朵失聰,聽不見聲音,緊急就醫後才發現是「突發性耳聾」,聽力在住院5天後才逐漸恢復。

這則案例是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田輝勣所分享,他指出很多現代人喜歡藉由戴耳機的方式,享受個人空間。這方法對年輕族群比較沒有甚麼困擾,只要聽50分鐘休息10分鐘,聽力就不容易受到影響。只是若音量過大,長時間累積下來,可能也會讓毛細胞受不了。

田輝勣提醒,只要睡覺,就千萬不要戴耳機。因為一旦進入睡眠狀態後,人體血液循環就會變慢,當毛細胞持續受到刺激,但血液無法及時供應的話,就會造成突發性耳聾。而他收治的那名少年,是因為睡到一半一隻耳機掉了,否則兩耳都會受到損傷。

那麼哪種耳機最傷耳呢?田輝勣指出「入耳式耳機」對耳朵最傷,因為根據研究,這款耳機的音量無法散射。如果要戴耳機,盡可能選擇耳墊有泡棉緩衝的「耳罩式耳機」,音量也比較散射,或者是骨導式耳機也不錯。

那麼常見的耳機種類有哪些呢?

1、耳塞式耳機

這應該是最多人一開始接觸的類型了,早期購買手機、MP3時,附贈的耳機大多就是這種。

耳塞式耳機由於尺寸單一,加上材質多為塑膠,而每個人耳型不同,所以配戴容易產生不適、脫落等問題。為了改善這個現象,許多廠商會額外配備海棉套、耳翼等,提高配戴的舒適感。

因為聲音沒有完全封閉在耳道中,所以隔音不佳,許多人會因此調大音量,也容易造成聽力受損。但反過來,能聽見周遭環境聲音,也是受到許多人喜歡的原因之一,這樣在人車擁擠的路上行走時,心理也會多一分安全感。

2、入耳式/耳道式耳機

目前的主流款式,柔軟、大小不一的矽膠耳塞,能完美與耳道密合;封閉空間不但隔絕外部雜音,也讓聲音傳達更清楚,音質發揮性更廣。

這類耳機由於造型流線多變,輕巧好攜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3、耳掛式耳機

這類耳機有多個掛勾,可以勾在耳朵,增加穩定度,但耳機本身像是縮小的耳罩式耳機,僅能貼在耳朵上,密閉性不佳,隔音效果也不好。

4、耳罩式/頭戴式/全罩式耳機

此款耳機有兩塊大型海棉墊,能將耳朵包覆住;也因為面積大,可以配置更多細膩的驅動單體,音樂效果十分良好,多為專業錄音室首選。缺點是體積十分龐大,不易攜帶。

5、骨傳導式耳機

自從Google 眼鏡用了骨傳導技術,才讓大家發現到,原來音樂還有這種不需要塞在耳道的有趣「聽」法。骨傳導式耳機因為使用時雙耳開放,解決了配戴不適的問題,也能保持耳朵內部的清潔與衛生。

運動時配戴也因為能聽到外部環境的聲音,可以避免許多危險的情況。只是目前因為還達不到傳統耳機的音質,所以這款耳機的主要定位仍在「運動耳機」。

雖然耳機的種類繁多,但正確使用不濫用,同時注意定時清潔,才能避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責任編輯:王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