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商報》一篇社評中直言:依賴中國市場如「嗑藥」,引致德國自食惡果的時刻來了。(圖片來源:公用領域Pixabay)
【看中國2019年1月10日訊】近年來德國經濟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情形,已經越來越高了。日前有一家德國媒體發布社評稱,呼籲德國政府要警惕此種現狀,其潛藏著巨大風險。中國市場似乎成為德國經濟發展的興奮劑,此種依賴程度,就如同吸毒嗑藥一樣,其惡劣後果已開始顯現出來。
2017年6月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後的記者會上強調說:「中國是比以往更加重要的戰略性夥伴」。因為當時中德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額,已經超越了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總額。所以,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德國的最大夥伴國了。
之前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的階段時,世界有許多大廠則趁勢擴大對華貿易,以獲得更大營收。但是自2018年以來,由於隨著中國的經濟逐漸下滑,且中美貿易戰也愈演愈烈,致使那些過去依賴中國市場而快速發展的廠商們,已經開始感受到有切身之痛了。
日前,德媒《商報》在發表的一篇社評中直言:「中國自從成為德國經濟的興奮劑之後,在多年嗑藥的結果之後,現今已經回不去了,目前完全戒不掉,引致自食惡果的時刻也來了」。
在此篇社評中批指,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工業的利潤數據及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皆已經顯示中國的經濟體正在面臨景氣降溫的影響,也因為中國經濟的走弱,導致德國汽車業已經走入寒冬。
社評舉出實例:德國著名的汽車大廠大眾,其所生產的汽車,以往有超過一半是賣往中國市場,使得將自己的命運牢牢與中國困綁在一起。但如今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出現銷售下滑的情形,導致大眾汽車無可避免地感受到了壓力。
社評中說:「中國市場已成了德國經濟的興奮劑」,多年以來,德國嗑藥的劑量也一直都在增加,現今已經完全戒不掉了,同時亦是嘗到惡果的時候。關於德國企業太依賴中國市場方面,此錯誤應該要糾正,能使「少一點中國,就多一點安全。」
實際上,在最近這兩三年來,海外輿論界也對德國經濟過渡依靠中國市場的憂慮情形,越來越強烈。2018年12月31日,路透社曾經披露,在德國頗具影響力的BDI工業聯盟,其撰寫一篇有關對華立場的最新戰略報告,此報告的主要內容,即是呼籲德國企業應該要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
BDI的這份以《合作者還是競爭者,如何與中國國家經濟模式對抗?》為題的報告,其內容長達25頁,文中直言不諱地批指,長期以來,北京當局所承諾的市場開放,已不太可能會實現,甚至相反地北京政府對於中國整個社會及經濟的控制,正日益加強。所以,德國企業應重新評估在中國市場的存在和前景。
報告中也列出許多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所遭遇到的障礙與損失,其中包括了一些廠商為能進入中國市場,最後被迫轉移技術,且知識產權嚴重缺乏保障,甚至中國海關任意決策及金融市場重重限制等問題。
報告稱,儘管已無法完全放棄中國市場,不過德國公司也應該詳細審查在中國運營的風險,要盡量減少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
「雖然中國市場有相當強的吸引力,但企業應該認真評估其在華經營的風險,並透過將供應鏈、生產基地及銷售市場多元化等,以降低對華市場的依賴,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據悉,BDI為德國主要的商業遊說團體,雖然這個團體的提議,並不總是直接能轉化成德國政府的政策,不過對於德國政府的決策,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