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在今年兩會上成為國家副主席,號稱「第八常委」,主要協助習近平主導外交事務和協調中美關係。(圖片來源:Etienne Oliveau/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1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繼出訪以色列,據報將於下週訪問新加坡,出席首屆中美新經濟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據悉,今次不但是王岐山上任以來第三次外訪,更是他將首次就中美貿易戰公開發聲「救火」。中美貿易戰持續之下,北京當局日前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已首次透露出轉悲觀的口風。
中美新「論壇」匆忙縮水換場地 傳王岐山赴新加坡為貿易戰「救火」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日引述香港媒體消息,透露王岐山下週出席中美新經濟論壇,將首度開腔談及中美貿易戰。
來自《香港01》的報導透露,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據報將於下週訪問新加坡,出席首屆中美新經濟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法廣引述評論指王岐山負有中美貿易戰救火任務。
據悉,今次不但是王岐山上任以來第三次外訪,更是他首次就中美關係在國際平台上闡述中方立場。外界普遍預期王岐山屆時將會觸及中美貿易戰等議題,例如表達中國繼續開放經濟的意願,以此安撫國際社會,避免中國進一步被孤立。
公開資訊顯示,中美新經濟論壇旨在促進中美關係發展,由中國國家發改委主管的經濟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彭博社合辦。
據報論壇的發起人是美國富商兼紐約前市長彭博、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前財長保爾森(Hank Paulson)、聯儲局前主席耶倫(Janet Yellen)等,中方的成員更包括有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中國前駐澳大利亞和英國大使傅瑩等。
港媒報導說,該經濟論壇原定是在北京舉行,但隨著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加上上海將於同期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方不希望進博會被搶風頭或失焦,故在8月底時一度要求舉行日期押後至明年秋季。但彭博最終並沒有接受押後建議,只匆忙在新加坡選定場地,同時將日期縮短一日至11月6日至7日。
王岐山被指謀後而動 中共底線是保政權
王岐山在今年兩會上成為國家副主席,號稱「第八常委」、有實權的國家副主席,主要協助習近平主導外交事務和協調中美關係。不過在中美貿易戰中,王岐山較長時間內並沒有如外界預期一樣出場「救火」。
直到9月17日,一群華爾街高管受邀在北京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會面。但據《多維網》分析認為,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及其團隊也已發現,他們最信賴的這些華爾街對話者似乎很難成功遊說川普(特朗普)政府改弦易轍。他們對川普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在美國之音「時事大家談」中,美國人權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表示,王岐山重新出場,這意味著他是「謀後而動」,這也符合他的性格特點。
他說,王岐山可能已定下一定的謀略。至於謀略是什麼以及能否起作用還不得而知。
楊建利指出,中美貿易戰有個大背景,就是美國對於中國的任何幻想都破滅了。美國也確實在貿易上吃了虧,知識產權上也損失巨大。現在中美對抗不僅僅是在貿易領域,已蔓延至國家安全和對臺政策等方面。美國現在幾乎在各領域都開始反制中國。而中國若有讓步,那可能是在金融這一塊。儘管最近中國會向美國表達「魚死網破」的決心,最後可能真沒有辦法就大不了「閉門鎖國」,能保住政權就行。
北京連續出招欲突圍 王岐山出謀出力不討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10月25日至27日訪問北京。除了25日獲李克強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歡迎晚宴款待,26日晚上習近平夫婦也專程設宴款待安倍與夫人。這被外界評價為中方罕見高規格的安排,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有中共元首設宴款待日本首相。外界普遍認為,這與硝煙瀰漫的中美貿易戰關係極為密切,畢竟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國。
《紐約時報》有評論提到,有北京消息指王岐山年初在內部講話中談到中國的對外戰略時表示,‘此刻應該靠近日本和印度’。當時,中美經貿關係不斷惡化。隨後貿易戰正式爆發。」
由此,一些媒體分析認為,北京轉與和日本交好,幕後軍師似乎是王岐山。
不過北京和日本的利益之交,在網路上就受到抨擊。
時評人士陳破空撰文表示,中共高層的謀劃,基於功利主義,但多少有些一廂情願。安倍訪中前後呈現的一系列劇情,足以讓中方尷尬。
文章指出,實際上,北京之所以妥協讓步,改弦易轍,對安倍優禮相待,恰恰在於三個無法撼動:無法撼動日本對釣魚島(尖閣諸島)的實際控制;無法撼動安倍的政治地位(安倍已經打破多項政壇記錄,包括是繼吉田茂之後第二位連任四屆首相的政治家);無法撼動牢固的美日同盟。
另外,10月22日起三天出訪以色列,被形容是近20年來中國重啟對以色列的高級別訪問。王岐山出席在第四屆「以色列創新峰會」,阿里巴巴的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也隨行。
王岐山訪以期間,中以簽署了一系列雙邊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涉及技術與科學領域。有輿論指王岐山此行是在中美貿易戰困境下尋求更多出路,但以色列國內也存在著中國會對其帶來安全風險的爭議。以色列內部一些人對王岐山的到訪感到警惕。
以色列前情報部長警告,中國人會對涉及以色列國家安全的戰略領域構成威脅。以色列國防部已經做出決定,禁止中國企業在以色列軍方項目投標。
當地媒體稱,以色列的擔心導致以色列財政部最後拒絕中國企業收購兩家以色列主要的退休基金,以政府害怕數百億美元以及一百多萬以色列退休者未來的生活受到北京控制。
貿易陰雲下中共政治局口風異常悲觀
10月31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經濟工作。中國官媒報導,會議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以下分析:「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
儘管會議總結今年首三季度稱,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相比7月份時形容經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加上由穩中有「進」變成穩中有「變」,中央最高層的口吻顯然轉向悲觀,也是最近幾年來的第一次。
《德國之聲》援引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宏觀經濟教研室主任瀋凌向分析,領導層在此時此刻改變口風,觸發點是第三季經濟數據不如官方預期。「經濟學界大概半年前已經覺得,中國經濟並不如官方所說般樂觀。這是第一次民間和官方判斷一致,所以我們並不感到意外。」
瀋凌認為明年走勢完全取決於年底的中美談判,中國經濟短期內的最大波動因素就是美中貿易問題,「如果中美達成妥協,明年走勢會好一點,不然非常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