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憑一己的三寸舌頭,就能敵過千萬人。(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大家應該都知道成語「一言九鼎」的意思吧!就是指講話非常非常的有份量。在古代,可是有很多關於這句成語的故事哦!
毛遂自薦 一言九鼎
在戰國時期,秦國攻打趙國邯鄲,趙國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怎麼也找不到,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薦,平原君便接納了他。
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沒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最後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詞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了與趙國訂立盟約。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想到自己講了整天都沒能說服楚王,而毛遂幾句話就令楚王無話可說,讚賞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成語「一言九鼎」就是從這個典故演變而來的。
商代的「后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出土最大且最重的鼎。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圖片來源:Mlogic/維基百科)
何謂九鼎?
「鼎」是用來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禮器,也可以作為盛放食物的盛器。大禹在治水成功後,建立夏朝,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並收集各州的青銅,鑄成九鼎,每個鼎上刻著各州的山川、人物、出產等等。九隻鼎代表著九州,也就是天下。
大禹把「九鼎」視為鎮國重器,是天子王權的象徵。但這「傳國之鼎」在經過夏、商、周三代之後,在秦滅周時,將一隻鼎落入泗水,而其他八隻就下落不明了。秦始皇和漢文帝都曾設法在泗水打撈這隻鼎,都一無所獲。這「九鼎」就這樣神秘消失了。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周代末年,秦國向東周發兵,索求周室九鼎。周天子派大夫顏率向齊國求助,並答應將九鼎送給齊國。
齊國派兵擊退秦軍之後,準備索求九鼎。顏率欲打消齊王的念頭,便問齊王要借哪條道運九鼎回齊國,結果哪條都不合適。顏率便說昔日武王伐紂獲得九鼎之後,為了拉運一鼎就用了九萬人,九鼎一共八十一萬人,就算齊王有這個人力,也沒有哪條途徑可以運回齊國。最後齊王只好作罷,再也沒提拉運九鼎的事。
秦武王「舉鼎絕臏」
戰國時代的秦武王在打下宜陽之後,直入洛陽,周天子親自迎接。秦武王進到周室的宗廟裡,見到了九隻鼎。當看到雍州的鼎時,便想要和大力士孟説比賽舉鼎,而秦武王本人就是天生神力。當他用盡平生力氣,將鼎舉離地高半尺之後,突然手中無力,那個鼎就掉了下來,結果砸在了他的腳上,把腳砸成肉泥一樣,當晚就死了。
劉勰在《文心雕龍》(卷十八)中說:「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毛遂一言,迫使楚王出兵救趙;顏率一人之言,智退千萬敵軍,護住了九鼎。在兵荒馬亂的戰國時代,「一言九鼎」不僅需要足夠的智慧,還得有十足的勇氣,才能在亂世中有一席之地。而秦武王用蠻力,覺得自己力能舉鼎,結果客死他鄉,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