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善:他的行為高尚 為何還遭孔子批評?(圖)

作者:齊整升 發表:2018-02-25 09: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論善:他的行為高尚為何還遭孔子批評?
孔子觀察事物,不是只看現前,還要看以後所產生的流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春秋時代,孔子有兩位學生,一個是子貢,一個是子路。子貢因為是大商人,所以常常在其他的國家做生意。魯國有個法律規定,只要在其他的國家,見到自己的國人被買去當奴隸,你可以把他贖回來,贖金由國家支付。這樣的法律好不好?非常好!喚醒每個國人去愛護、去解救自己的同胞。有一次,子貢贖了一個人回到國內,當官府把贖金獎給他的時候,子貢並沒有接受,一般人就會覺得子貢很高尚,不要贖金。

但是,子貢走到孔子面前,孔子就批評他:「子貢,你這樣做錯了。」魯國人都很貧窮,當他們到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國人,他會考慮到:「假如我贖他回來,我去拿贖金,好像比子貢矮了一截。」他就會有所顧慮,

因為他拿了贖金,就顯得沒有子貢那麼高尚,可是他不拿贖金,經濟狀況又很拮据,家裡生活就有困難。當然,他在救人時會有遲疑,這就會有不良的影響,比方說有一百個人救人,其中有一個遲疑了,就很有可能不能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所以孔子說:「你這樣做,會有不好的流弊產生。」

另外,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剛好遇到一個人溺水,子路看到後,立即跳下去,把他救起來。被救之人內心非常感激,就把家裡的牛送給子路,子路也很高興,就把牛牽回去。孔子得知後,就稱讚子路說,往後魯國人就會有很多人,勇於去幫助別人,解救別人的生命。因為子路的表現,能令大家深深感受到行善之人,必有善報。一般人會覺得子貢不受贖金比較正確,子路受牛好像沒有子貢那樣高尚。但是孔子觀察事物,不是只看現前,還要看以後所產生的流弊;不看一時而要看久遠,不看一身而要看對天下的影響。

(據清代《淵鑒類函》)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