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噹噹的駝鈴聲,就自那秦關漢月下一路傳來,悠遠清揚……(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人生是一場魯濱遜式的漂流,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浪打過來,再一睜眼,便已換了一幅天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你別無選擇在此棲息。無的放矢的鄉愁瀰漫在空氣中每每來襲,令你茫然四顧,煢煢孑立。
《夢駝鈴》的作曲者譚健常先生當年遠赴臺灣遊學,不想一夕生變,未能重返故居,於是如梗在喉的鄉愁自此卻成為他的曲風。因為有這樣的心路歷程,所以他演唱的《夢駝鈴》卻遠比流行於市的費玉清版更有著一種既無修飾,亦無掩飾的感人至深。
這首歌大紅大紫的時候,我並沒有聽說過。十多年後,當它成為精典懷舊老歌時,我才第一次聽到,卻也不過爾爾。又二十多年,於我而言如同滄海桑田的二十多年後,再次聽到這首老歌,不禁黯然。
比日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常常感慨當日之南宋與今日之臺灣何其相似。宋世偏安江左,遺民故老多懷恢復之志,而朝廷竟處之晏然。而臺灣跼促一島,其更遠於南宋之江左。且退守一隅數十年以至於今,不必說復國之志未知幾人猶記,恐怕連故國之思也日將淡漠。而《夢駝鈴》正是一首抒寫故國之思的臺灣歌曲,一來自然與我讀南宋故事時的心境頗相契合,二來,更感慨於這世間的任何一種造化,哪怕微不足道如一首歌中的鄉愁,冥冥中竟不知需要多少宿世的苦痛,磨礪,積累,沉澱方得粹取出來。
此外,所以尤其神傷於這首歌中的鄉愁還因為,夢駝鈴所唱的那個地方,古爾班通古特令人神往。
那是個春有百花冬有雪的地方。秋日裡蕭然的胡揚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風沙中,生機勃勃。大戈壁的西風殘陽最是壯闊。夜幕將臨,月出天山,冷光遍照,烽火臺的殘跡在月下,靜謐而滄桑,與夜風互訴著不可說的秘密。而叮叮噹噹的駝鈴聲,就自那秦關漢月下一路傳來,悠遠清揚……
不過,這些印象于于我而言,不只是空間的距離,更有著不可踰越的時間的阻隔。
在我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想在離開電腦前休息一下,結果誤打誤撞的點開了這首譚版的《夢駝鈴》,傳出來的是一個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聲音:黃沙吹老了歲月……
整首曲調儘是滄桑,旋律結束後,耳畔卻一直迴響著忽遠忽近的駝鈴聲,在古老的光陰中清澈流淌。
這一晚,在似睡非睡的夢境中,戍樓孤高,月色微茫,一個抱關老卒在月下荒腔走板的高唱,雙目泫然,我清楚記得那歌聲有如戈壁的風一樣粗厲又蒼涼,而那淚,卻如心一樣的滾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