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後,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孫文,字載之,號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孫中山早年先後求學於檀香山、廣州、香港,行醫於澳門、廣州。1894年5月,上書李鴻章,主張變法自強,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次年,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策劃廣州起義,事敗,流亡海外,宣傳革命。1896年在倫敦被清朝駐英公使館誘捕,脫險後曾留居英倫,研究西方政治經濟理論,尋求救國真理。次年經加拿大抵日本,結識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宮崎寅藏、犬養毅等,並在旅日華僑中宣傳革命,發展興中會組織。
1900年發動惠州起義,因糧餉不濟而遭失敗。失敗後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鬥爭,並在旅歐學界中發展革命組織。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制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創辦《民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同改良派圍繞革命與保皇問題展開激烈論戰。同時積極在國內外發展同盟會組織,聯絡華僑、會黨和新軍,在兩廣、雲南等地發動一系列武裝反清起義。
1911年10月,聽聞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即離美赴歐進行外交活動。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會議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臨時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於立憲派與其他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及革命黨人的妥協,被迫於4月1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同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被推為理事長。曾一度出任全國鐵路督辦職,「實業實為救貧之藥劑」。
孫中山撰述《建國方略》。(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1913年,因「宋教仁案」,發動「二次革命」討袁世凱,宣告失敗。1914年,在日本創建中華革命黨,重舉革命旗幟。1915年發表《討袁宣言》,進行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鬥爭,後又發表《二次討袁宣言》。1917年,為反對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南下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成護法軍政府,史稱「護法運動」。被推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翌年,因受舊桂系軍閥挾制,被迫去職,赴上海著書立說,撰述《建國方略》。
1919年創辦《星期評論》和《建設》雜誌,發表《實業計畫》,並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任總理。1920年重返廣東,次年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再揭護法旗幟,組織大本營,準備北伐。
1922年因陳炯明武裝叛亂,中止北伐,被迫退居上海。1923年再回廣州,重建大元帥府。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幹部。同年10月在鎮壓廣州商團叛亂後,應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因積勞病劇,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遺體暫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1929年安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園。遺著輯為《中山全書》、《總理全集》、《孫中山全集》等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