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純真,在老師和家長的「世俗」互動中過早消失?(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Adobe Stock)
【看中國2017年11月4日訊】家長群變「馬屁群」?那麼怎樣是微信家長群正確打開方式?「排隊」點讚、「蓋樓」感謝老師、「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購……原本作為老師發布通知、與家長溝通平臺的QQ、微信家長群,已經悄然變味,每天動輒幾百上千條信息,讓不少家長和老師直呼「受不了」。
微信群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微信群的變味,折射的就是當下社會某些人價值觀偏差。家長拍孩子老師馬屁的現像一直就有。比如家長在路上遇見老師老遠就開始「馬屁式」地打招呼套近乎,在家長會上家長對老師的吹捧等。而隨著qq群微信群的出現,家長們拍起老師的馬屁來也更方便了,以前不好說出口的肉麻詞語,也可以隨手發出去。在QQ群微信群拍老師馬屁還有個特點,就是家長們的馬屁往往成集中爆髮式,別人拍了,自己不拍好像就會得罪老師似的。
但明明大家都煩,為啥有些家長還要點讚,甚至據說讓沒點讚的家長「壓力山大」,不得不跟上?說到底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在學校,都希望老師能照顧好,所以不錯過任何一個討好老師的機會。而別人討好了,自己更不敢落下,因此才有人說家長群變成「名利場」,變成「馬屁群」。
往細裡說,小學生受老師的影響更大,所以家長們都非常重視和小學老師處好關係,孩子越小家長越希望得到好的照顧,願意用送禮的方式來拉攏老師。另外,教師的各項活動,都和經濟利益掛起鉤來,連正常的教學也有「課時補貼」。常常課堂教一半,「家教」講一半,「逼迫」家長乖乖就範,「自願」交納不薄的「補課費」。至於晚上「趕場子」,夜裡「搓麻將」,節假日「收禮品」,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有的小學老師品行不佳,每逢老師節、中秋節、元旦等節日甚至會做出暗示向學生索要禮品。
在我們的小學裡,誰表現最積極,誰就可以當班長,中學裡,誰學習最努力,最配合老師工作,誰就可以早早入團早早當班幹部,大學裡誰最會和老師來事,套交情,誰就最有機會入黨、參加學生會工作,然後得到比較好的畢業推薦。從小學就開始班級中設班長和值日生,學校中設大隊長和學生會主席,讓小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對權力敬畏和傾慕。確立老師的絕對權威,老師會讓最喜歡的學生做班幹部,並且明顯給寵兒們不同的關注和優待,從而刺激他們去表現、傾軋和爭寵獻媚,為了獲得自己所不知道的消息,用列黑名單、教唆孩子寫小紙條的方式告密,一切的一切,是為著管理的方便。
一個民族的兒童,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始就樹立了對金錢和權力的祟拜。而不是注重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是非常可怕的。正因如此,有的家長不惜一切移民,只是為了讓孩子在國外上學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而不是讓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甚至幼兒園的時候,就學會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個孩子太早學會成年人的世俗,哪會在學業和品德上下功夫?
有個真實的事情,一位局長退休後,單位人都為他開歡送會,結果有一個人指出局長把一個字的讀音念錯了,局長反問道:「我一直都這麼念,你們怎麼不早點說啊,如果早點說,我就改正過來啊。」一群人直到這時才說,以前指出怕局長不高興,局長頓時感慨萬千。是啊,以前哪個敢說局長的字念錯了啊,除非他不想在哪個單位混了。其實這樣的醜劇經常在我們生活中上演,而我們每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其中說假話或拍馬屁的角色。
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信息失真,人際交往的成本加大,人與人之間的內耗成了必需的負擔。於是,人們只能依賴送禮、賄賂等不正常的形式撐門面、聯絡感情、獲得對方信任。相反,那些一身正氣、剛直不阿的人,往往不太受歡迎,甚至被指「情商太低」、「不合群」等等。既然你不合群,別人看你就顯得有點礙眼,不把你踢出群去,大家說話也不那麼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