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1月3日訊】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經濟的三季報,其中多數省市跟去年比,今年經濟增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肯定要數天津了。天津GDP大幅下滑到了6%,經濟下降幅度居各省之首。翻看分類項尋找原因發現,天津的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滑,雖然全國今年都不好,而天津確實出奇的不好,直接一路下滑,從5年前的25%,跌到了負值區間,也就是說現在天津的固定資產投資是負增長的。要不是靠房地產和基建兩大塊撐著,天津經濟估計跌的會更慘。
有人要問出什麼問題了嗎?其實不說您也應該知道,天津本身就是工業城市,很多製造業工廠都在天津生產,生產之後直接出海就拉走了,所以一直以來天津都是這種發展模式,但今年一場限產的環保風暴,讓天津的製造業很是受傷,直接導致了天津工業的大幅跳水。另外,再加上全運會的影響,工業製造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工廠更是已經半年沒有開工了。水泥,建築,化工這些都是重災區。另外,鋼鐵也是一大因素,整個華北都在限產,河北和天津的重工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天津跟北京不一樣,北京基本以服務業為主,而天津本身就是工業為主,所以工業受到限產影響,那麼居民收入就會下降,進而影響購買力,2016年初以來天津的社消零售同比從10%下滑到4.3%。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限產環保風暴都將繼續,特別是在冬天,霧霾的警報更是隨時拉響,這種環保調控不可能放鬆。所以至少到明年春天之前,天津的經濟都很不樂觀。不少工廠可能都要繼續過苦日子。而天津市民的收入下降,也將成為常態。
一直以來我們都說京津冀協同發展,但最後結果是北京太富,天津負責製造,日子基本尚可,而河北就比較窮了。現在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開始轉變,不再以GDP為唯一核心要素了,這下就有點凌亂了,由於京津冀的發展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所以到底該以誰為基準呢?以北京為基準要藍天,那就是現在這樣,天津河北限產,經濟開始大面積受影響。一個胖子和兩個瘦子一起節食減肥,最後胖子能不能減下來不知道,但瘦子估計快餓暈過去了。
但如果以天津為標準,繼續發展工業,那麼華北的污染肯定受不了。如果以河北為標準,玩命生產鋼鐵,那估計就是霧霾天天爆表,而且到處都是產能過剩。所以我們明確提出,不平衡是現在經濟中的最大問題,而不平衡就制約著經濟的調控力度,這點在南方還好一點,北方尤為突出,北京吸收著整個北方的社會經濟資源,一家獨大,其他城市差距太遠,按說天津算是還不錯的,但這次也是突然發現,還沒用力,天津已經快受不了了,而北京還沒什麼反應。
那麼這能給我們提供什麼啟示呢?
首先,大城市發展到頭了,下一步不會再玩命捧北京、上海、深圳了,會著力打造城市群的概念,協同發展更重要。所以大城市將嚴格限制人口流入,而同時二三線開始爭搶人口。必須要讓人口回流,否則不平衡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其次,人口不會無緣無故回流,需要相應的資源遷出,未來北京會將大量資源遷往雄安新區,只保留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一些教育、商貿、金融、能源等資源,可能就要逐漸遷出。資源遷出,才是人口轉移的最佳推動力。
第三,工業城市將被嚴格限制,特別是大城市裡面的工業,可能會越來越難,未來仍將堅持注重經濟增長質量的思路,不再以GDP為綱,所以很多工業企業將受到很大影響,還想繼續幹工業生產的,應該早作打算,遠離大城市,遠離核心區。
第四,一線城市人口流出必然發生,一線樓市房價已經見頂,未來就是緩慢小幅陰跌的過程,直到連續加息和房產稅出臺,徹底改變預期。未來能夠搶到人的二線城市,可能房價還有支撐,如果搶不到人,反而人才被別人搶走的城市,樓市成坑的可能性更大。判斷標準就是,你看看有多少優質企業在當地落戶,如果連企業都沒人去,那麼人才也必然落不了地。像天津這樣,經濟下滑,收入下滑,房價高企的地方,未來長期前景並不樂觀。以後北方的建設中心肯定是雄安,天津並不會得到太多資源上的照顧,所以老路走不通,新蛋糕沒他的份,需要找到一條新的發展模式才行。但這又談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