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年,中常侍(侍從皇帝的官員)、尚方令(負責朝政的官員)蔡倫奏請東漢和帝准予將他的造紙術向民間推廣,他還挑選出挺括良好的紙,進獻給漢和帝。漢和帝試用以後,非常滿意,當場讚揚了蔡倫的這一創造發明,同時立刻下令把這個造紙技術推廣開去。
從此,中國的造紙技術進入了先進的行列。在此之前,商朝把漢字刻在龜甲獸骨上,但是甲骨的來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攜帶、保存,所以人們後來把漢字刻在簡牘上。簡和牘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狹長的稱簡,略寬的稱牘。由於一片簡只能刻幾個字,因此寫一篇文章就要用許多簡,寫完之後人們再用繩子把簡串起來,成為冊。雖然做簡牘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們也太笨重了,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用簡牘寫的奏折重達一石(約五十斤左右)。後來人們用絲帛作為書寫材料,它柔軟輕便,易於書寫,可惜量少價高,這一致命弱點使它難於推廣使用。
在京城洛陽的皇宮裡當官的蔡倫,當時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非常聰明,很會動腦子,經常和工匠們一起研究製作工藝。蔡倫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閱堆成小山般的簡牘,非常不方便,他就琢磨著要製作出一種輕便易用的書寫材料,來取代笨重的簡牘。
對於新的書寫材料,蔡倫的第一個要求是輕便。因此用竹、木製成的簡牘首先被排除在外,而絲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於是,蔡倫仔細觀察了絲帛的生產過程,從分析絲帛的結構入手,發現它是由纖細的短纖維互相粘成的。於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結構與絲帛相似、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從此時時處處留意著、尋覓著這種新材料。
有一天,蔡倫和幾個小太監來到城外遊玩。這是一個十分幽靜的山谷,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溪邊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小太監們一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獨蔡倫心事重重,東張西望。忽然,他兩眼一亮,快步走到溪邊,蹲著不動了。
小太監們覺得非常奇怪,都圍攏過來。只見蔡倫手裡捧著濕濕的、破破爛爛的、像棉絮一樣薄薄的東西發呆。
一個小太監忍不住說:我還以為是什麼好東西呢,原來是這破玩意兒!快扔了吧!
蔡倫卻彷彿什麼也沒聽見,仍然痴痴地捧著。
那個小太監一個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樣的東西就要往水裡扔。
蔡倫突然醒過來似的,緊緊抓著不放,嘴裡喃喃地說:找到了,找到了!
小太監們都糊塗了,這蔡倫莫不是瘋了、傻了,怎麼把這破爛玩意兒當寶貝似的?
蔡倫雙手捧著,三步並作兩步,問河邊的農夫:老人家,這東西是怎麼形成的?
農夫笑著回答說:這個呀,是漂在河裡的樹皮、爛麻、破漁網什麼的,它們被水衝呀、泡呀,又被太陽晒,時間長了就成了這模樣,到處都是呢!
蔡倫抬頭看著滿山遍野的綠樹,不由眉開眼笑。
回到宮裡後,蔡倫馬上投入了緊張的試驗和製作中,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
蔡倫帶著工匠們反複試驗,最後終於試製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人們為了紀念蔡倫,就把用這種造紙工藝造出來的紙稱為蔡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