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散文建立在實證主義上,重視事實與科學的邏輯佐證,所以第一句主題句就是「結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們的教育始終是雙面人......在一場題為〈真實〉的比賽中,教師最後選擇的是下足了裝飾功夫的文章,做為第一名。」
上面這段話摘自《天下雜誌》讀者投書〈雙面的教育殺死了白老鼠〉一文,作者是一位第一志願的高一女生,她點出了今日學生作文「文勝乎質」的現象。
曾有學生拿一篇高分作文給我批閱,我看完後不禁皺眉,委婉告訴她:「抱歉,這一篇作品文勝乎質,無法感動人。」試讀她文章的第一段:
中國古有明訓「善孝為先」,孔子亦云:「孝,德之本也。」證嚴法師亦有教誨:「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人異於禽獸,但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所以我們豈可不孝順。
這篇文章累積不少名言佳句的「結論」,卻缺乏支持論點的「實例」,所以我請她加一些例子在這些結論前,幾天後她加上了這一段:
國內最大餐飲集團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在決定店長人選時,不以學歷為唯一考量,他會先拜訪員工的家庭,看看他孝不孝順。「因為孝順的人心地比較柔軟,才有可能用柔軟的心對待客人。」戴勝益說。
修改前的文章「文飾」過多,加上「實質」的例子後,說理有了邏輯,文章保留了美感,卻多了力量。這就是孔子講的「文質彬彬」,有先秦散文精神的君子文。
其實作文的全稱應該是「散文習作」,散文為中國主流文類,先秦散文中,文、史、哲不分,學術性與藝術性並重,如《戰國策》重視合縱連橫,邏輯性很強。然而在西方,散文卻不屬詩、戲劇、小說等三大文類,慣有的散文(essay)作品重視論理與分析,故essay有時也被翻譯為論文。
西方散文建立在實證主義上,重視事實與科學的邏輯佐證,所以第一句主題句就是「結論」,然後第二段是「事實與科學的佐證」(supportingmaterial),第三段則常以「然而」However開始,就是對自己論點的攻防批判,這是批判性思考的邏輯。
但南北朝的駢文耽溺於文飾,重文輕道,終於導致唐宋的古文復興運動。唐代古文家的古文理論是「文者,貫道之器」,這貫道就是邏輯。然而今日作文教育重視形、音、小學及技巧,常常忽略思考與邏輯。連「聯招會」發布的許多範文都是東扯一點、西扯一點、堆疊一些人名、論點無根的飄散美文。這種文章是駢文還魂,缺乏觀點(insight)、缺乏讓人信服的感動。
散文重實,不求真誠是騙不了人的,散文習作更是為了要訓練下一代學會蒐集事實、分析資料、整理資訊,最後運用邏輯整理成一篇可以說服人、可有效溝通的文章。
若作文學習者捨本逐末,仍注重沒有邏輯的奇技淫巧,溝通一定會發生問題,最後變成只會批判、亂扣帽子卻不會思考的國民。這種國民是搞不懂民主與民粹邏輯的「雙面人」,最後製造溝通不良、施政動輒得咎、停滯不前的臺灣現況。
或許作文課需要再一次的古文復興,讓我們在耽溺美文傳統之餘,也學會思考、重視實證、搞懂邏輯,然後才能寫出一篇篇文質彬彬的君子文!
(此文擷取時報文化出版的《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一書,此書作者為蔡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