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人得腎病?這些原因該注意了(組圖)


有些藥物容易造成腎臟受損,不宜濫用藥物。
有些藥物容易造成腎臟受損,不宜濫用藥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據資料顯示:在發達的國家中,如美國和荷蘭,患有程度不一的腎臟疾病的普通人群約佔6.5%~10%,而在中國,40歲以上的人群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相當高,佔8%~9%。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得腎病呢?

得腎病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

1、濫用藥物

人們不太知道經常使用的藥物中,有很容易造成腎臟受損的。如西藥中的鎮痛藥、消炎藥,中藥中的雷公藤、牽牛子、蒼耳子等都會引起腎臟損傷。

2、吃不知來源的「保健」品

近年來也有不少例子,因為吃了不知何種成分的所謂的治病「藥」,導致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我們應當引以為戒,別再給腎臟增加負擔了。

3、經常憋尿

由於工作繁忙,許多人會憋尿,尿液在膀胱中時間過長,導致細菌大量滋生,當細菌通過輸尿管到了腎臟,就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慢性感染。

4、熬夜、作息紊亂

已有研究證實,長期晚上睡眠不足(小於5小時)的人,腎功能下降速度,遠遠快於睡眠充足的人,並且出現蛋白尿的風險更高。而且熬夜、作息紊亂,傷害的不止是腎臟,還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病、高血壓等疾病,反過來進一步加重腎臟損害。

5、吸菸

腎臟病末期容易發生多種併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吸菸會對血管、血壓產生嚴重影響。長期吸菸的腎友,比不吸菸的腎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顯著升高。

6、飲水過少

喝水太少對腎臟不好,應適量飲水。
喝水太少對腎臟不好,應適量飲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喝水太多對腎臟來說負擔很重,但喝水太少的話,對腎也不好。因為這樣容易造成尿量減少,導致尿液中廢物、細菌濃度增加,容易發生腎結石、腎積水等問題。

此外,喜歡喝飲料代替喝水的人要注意,因飲料中酸性物質較多,喝得太多會給腎臟造成負擔,從而損傷腎臟。

7、飲食太鹹

吃得太鹹也不好,因為身體吸收大量鹽分後,會讓血壓升高,導致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8、各種社會問題

環境污染嚴重、生活壓力過大、食品安全嚴重鬧心等社會問題,人身體的不健康因素增多,各種各樣的病會找上門,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結核病等等,這些疾病也容易導致腎臟受損。

通過身體的小症狀 判斷腎臟好不好

1、聽力是否清晰?如果出現耳鳴、聽力下降,說明腎臟已受損。

2、皮膚是否有光彩?如果出現皮膚晦暗、膚色黯淡、眼眶發黑、眼袋明顯等症狀,說明腎臟不好了。

3、頭髮是否烏黑?頭髮早白,沒有光澤,容易脫落,則腎不好。

4、骨骼是否強壯?骨質疏鬆、腰酸背痛,則腎不好。

5、尿液是否有泡沫?憋不住尿,小便疼痛,尿液泡沫多且渾濁,則腎不好。

6、早起身體出現浮腫?眼皮浮腫,甚至雙腳浮腫,則腎不好。

腎臟不好怎麼調理

1、多吃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具有很好的補腎養生功效,可藥食兩用。研究顯示,每人每天只需要吃50~200克的山藥,可有效的保護腎臟健康。

2、多吃黑色食物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黑色食物對腎有滋養和呵護的作用。平時可多選擇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蘑菇、海帶、紫菜等食物來調理護腎。

3、勤喝水

腎臟被稱為人體的「清潔工」,腎臟在進行代謝身體廢物的時候,需要足夠的水分來輔助。定時飲水是養腎的重要方法。每天最好攝入8杯水,即2000毫升左右(不要以飲料代替)。

4、控制鹽

飲食中大量攝取鹽,讓腎氣會更旺,導致人體五臟六腑失去平衡。平時飲食要以清淡為主,控制鈉的攝入量每天應在3克左右。

不論是腎友還是普通人都應保持低鹽飲食的習慣,來減輕腎臟的負擔。

規範生活起居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問題,加上肥胖與吸菸習慣等,都是慢性腎臟疾病的危險因子,患者應積極控制三高,並且控制體重及戒菸。

早睡早起,少熬夜,少喝濃茶和咖啡,戒掉菸酒,一定不要憋尿。如果症狀突出、嚴重者一定要就醫檢查!



責任編輯:心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