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2年中國開放外國人領養中國孤兒以來,已有超過七萬名中國兒童被美國家庭領養,他們在美國家庭的生活,不但改變了一生,也影響了領養家庭以及領養家庭所在的社區和學校。
8月底公共電視臺(PBS)播放了一部得獎記錄片《我愛你,媽媽》」Wo Ai Ni(I Love You) Mommy」,這部記錄片以白描手法紀述了一個美國家庭領養8歲中國女孩的過程,內容真實感人,這是幾萬個領養家庭的真實寫照之一。該片不但使人們看到美中文化的差別,也使人們看到美國家庭與中國家庭的共通之處。
家住紐約長島的唐娜和她的丈夫傑夫有兩個親生兒子:賈森15歲,賈德12歲。他們兩年前已經領養了一個中國小女孩妲拉,在妲拉3歲的時候,他們決定再領養一個中國女孩。由於妲拉希望保持家中老幺的地位,唐娜與傑夫尊重孩子的想法,決定給妲拉領回一個姐姐。他們通過中國廣東的政府領養機構,到廣州領回一個8歲的女孩芳穗泳(這個棄嬰是在廣州芳村區一個停車場發現的,按慣例,在哪個地方找到的,就以那個地方的地名取姓名)。唐娜給這個新女兒取名菲絲(Faith),與其他人領養嬰孩不同的是,菲絲已經8歲,早已懂得人事,所以菲絲接受新家庭、新父母有更多的困難。
記錄片在這方面著墨很多,描寫唐娜和丈夫傑夫如何以愛心接納菲絲,菲絲又是如何度過最困難的適應期,成為唐娜和傑夫的可愛女兒的。
記錄片中的幾個鏡頭值得一提:
鏡頭一:當唐娜到廣東領養菲絲,看到菲絲與負責臨時撫養她的中國寄養父母關係很好時,問中國寄養父母為何要讓菲絲被外國人領養?寄養父母回答說,因為菲絲身體有缺陷,將來大了找工作不易,會受歧視,還是出國比較好。看到這裡,我想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歷史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許倬雲的事。許倬雲從小身體殘疾,不良於行,他功成名就後說,他是幸運的,因為他到了美國,美國社會不但不歧視殘疾人,還在各個方面盡量照顧殘疾人,給殘疾人提供許多學習上、生活上的優惠、便利與幫助,使得他有機會上大學深造,這才有了如今的一些成就。
鏡頭二:唐娜帶著菲絲回到旅館後,替菲絲脫衣服,脫了一件外套後,裡面還有毛線衣,等到脫掉毛線衣後,裡面還有一件毛線衣,唐娜大笑說,乖乖,你究竟穿了多少衣服啊?接下來的鏡頭是唐娜帶著菲絲去與她的寄養父母一家道別,她的寄養母親一見面就拉著菲絲的手說,你穿得這麼少,不冷嗎?這兩個鏡頭,一下就將美中在穿衣服方面的文化差別點了出來(在穿著方面,美中間的差異實在不小,比如中國的服裝喜歡多彩多色,美國的服裝更重簡潔搭配;中國男性在夏天喜歡穿短袖襯衫,我在電視中看到穿短袖襯衫並打領帶的官員白領很普遍,但美國的官員白領極少有人穿短袖襯衫,更不要說配領帶了)。
鏡頭三:當唐娜帶著菲絲到新學校報到後回家時,菲絲手捧著一大堆課本走下車,賴在地上不走,唐娜堅持要菲絲自己將課本拿回家,菲絲說太重了,我拿不動,並將課本丟在地上。唐娜顯得很生氣,但當她發現原來菲絲的手有毛病,拿不動較重的東西時,深感自己的不對,連著對菲絲說對不起。看到這個場景時,我覺得美國父母與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確有不同,一般的情況下,孩子如果嫌書本重,中國父母一定趕快替孩子拿書本,不大可能如唐娜般一定要孩子自己拿。
鏡頭四:菲絲在唐娜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英文大大長進,當她過春節時與遠在大洋彼岸的寄養父母一家通電話時,已經不大會說中文了,看著她有口難言的情景,既為她高興又為她難過,高興的是她很快就適應了在美國的新生活,難過的是她這麼快就忘了母語。
鏡頭五:在唐娜一家舉行的一次盛大聚會上,菲絲穿著盛裝跳著優美的舞蹈,在眾親好友的歡呼下被拋向半空。看著唐娜笑得那麼開心,使人深深感到即使沒有血緣關係,母愛一樣偉大。
根據公共電視網的統計,2009年美國公民從106個國家領養了一萬三千名兒童,其中中國佔23%,衣索比亞佔18%,俄羅斯佔12%,韓國佔8%,瓜地馬拉佔6%。由於領養中國兒童的家庭增多,許多家庭自發組織起來,互相之間提供信息及建立家庭支持網路,目前有超過100個這樣的組織。其中「有中國孩子的家庭」(Families with Children from China,FCC)是比較大的全國性組織。從中國領養兒童的費用估計在兩萬至兩萬五千美元之間。
下面這個視頻是在菲絲被美國養父母領養一年半以後,菲絲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她正在用視頻和廣州養父母家庭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