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如何悔改 成為佛教的大護法?(圖)


暴君如何悔改成為佛教的大護法?
阿育王原是個暴君,悔悟後成為佛教在人間的大護法。(圖片來源:Pixabay)

阿育王,梵語:Ash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生卒起迄約西元前304年-西元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他同時是一位虔誠的在家佛教徒,後世稱為佛教在人間的大護法。

暴君阿育王的悔悟

西元前273年,頻頭娑羅逝世,阿育王為了與其兄修師摩奪嫡,在大臣成護的協助之下終於勝出。古今中外的政治鬥爭都免不了腥風血雨,他登基後為了剷除異己,遂將王族的政敵全都殺光,故而在他統治的初期被評價為一個暴君。在約西元前261年,他征服了羯陵伽國,當時約有十五萬人被俘,十萬人被殺,死傷總計約數十萬。至此,他統一了全印度,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

後來,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這一幕開始觸動了他內心善良悲憫的光明面。阿育王深具宿世善根,且與佛法有極深的因緣,當阿育王的宿世善業成熟時,他皈依了佛教。

另有一說是指他受到異母胞弟的影響,也有說是受沙門的感招。但當時的阿育王仍是一名世俗的皇帝,接觸佛法的時日不長,加上宿世的無明煩惱習氣,所以他並沒有完全捨棄暴力,他曾實施過白色恐怖,屠殺了數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外道教徒,也因此事件連累了阿育王的老師被當做是外道而慘遭殺害了,至此阿育王才真的翻然悔悟,成為一名心胸寬大的明君。他不再將自己的信仰強加諸在他人身上,所以他並沒有將佛教定為國教,也不再繼續迫害其它教派,甚至還一視同仁地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慷慨地捐助。

阿育王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以後,極力推廣佛教,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故而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並在石柱上刻了許多敕令和教諭,稱之為「法敕」,內容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而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所以在敕令中他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

奉行佛陀教誨 成為佛教大護法

阿育王徹底地奉行世尊的教誨,一生中都大力宣揚佛法,他禁止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的場所,對貧民施捨,並且親自朝拜佛陀的聖跡,建立了許多佛塔,在位期間他一共建造了八萬四千座佛塔。

在他即位後的第十七年,由華氏城的帝須長老舉行了佛教歷史上第三次驚動人天的結集,因為佛法的殊勝及阿育王的德政,遂使佛教成為了印度當時全國性的宗教。他努力向周邊的國家派出了許多傳教團,欲使佛教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由於佛法傳到了錫蘭,遂使斯里蘭卡至今都仍是南傳佛教的重心。依據語言學家季羨林的考據,阿育王對外所傳播的佛教,只限於上座部派別。而據北傳佛教的記載,阿育王後期似有轉而信奉大眾部的跡象。但不管怎樣,阿育王的後期治國方針都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透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徹底地實踐了佛教的轉輪聖王的理想。

雖然他對於羯陵伽國的征戰所產生的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雖然他禁止殺生祭祀,但並沒有廢除死刑和酷刑。雖然他是上座部的佛教徒,但他保障了人民的信仰自由,因此婆羅門教、耆那教等外道都得以和平共存,而這也成為了日後印度君主的傳統。

歷史上對阿育王的評價極高,認為他並不是那種逃避現實又不僧不俗的佛教徒,而是一位集寬容、和平、果斷、睿智等兼容並蓄的成功君王,他在民眾的歡呼聲及擁戴中統治了長達四十一年的時間,史稱為「孔雀王朝」。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