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的措施被指是以粗暴的方式控制外匯流動。(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1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1月26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外匯管理改革完善真實合規性審核的通知》。該通知最引人注意的內容是明確在中國的企業將利潤匯出境外前應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這引起各界熱議,被指在華外企即使虧損也不能把資金撤出中國大陸。
中國外匯局的文字遊戲:是加強審批不是資本管制
1月26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外匯管理改革完善真實合規性審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顯示,一方面實施利於外匯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督促銀行、企業遵守現行外匯管理規定,嚴格落實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加強境外留存資金等統計分析,完善跨境資金本外幣一體化管理,防範風險。
具體包括:擴大境內外匯貸款結匯範圍;允許內保外貸項下資金調回境內使用;提高境內銀行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吸收的存款境內運用比例;允許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辦理結匯。
《通知》裡最引人注意的內容,一是進一步規範貨物貿易外匯管理,企業出口應及時收匯。二是繼續執行並完善直接投資外匯利潤匯出管理政策,明確等值5萬美元(不含)以上外匯利潤匯出業務的單證及籤注要求,明確利潤匯出前應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三是進一步明確境內機構辦理境外直接投資登記和資金匯出手續時,應向銀行說明投資資金來源與資金用途(使用計畫)情況,提供董事會決議(或合夥人決議)、合同或其他真實性證明材料。
另外,境內機構因各種原因已將出口收入或服務貿易收入留存境外,但未按規定辦理外匯管理相關登記備案手續或報送信息的,應於本通知發布之日起一個月內主動向所在地外匯局報告相關信息。
該《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中國外匯局將定期評估政策實施效果,根據國際收支形勢適時調整。針對國內外不斷質疑的聲音,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發布的各項措施只是針對目前對大額資金匯出境外的申請,根據不同情況逐個進行加強審批,而不是資本管制。
中國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認為,中國外匯局的措施是簡單粗暴的控制外匯流動,這說明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已經很緊張了。外企到中國投資,即使虧損也不能把資金撤出中國大陸,因為按照規定得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這樣誰還敢到中國去投資,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成為笑談。
中國央行干預市場付出的成本難以想像
本輪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預期始於2014年年中,但在2015年8月11日匯改後迅速放大。在「8·11」匯改過程中,中國央行讓中間價在更大程度上參考收盤價。由於當時市場上存在較大的貶值壓力,「8·11」匯改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快速下跌。
由於害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引發金融市場波動,並造成其他不利衝擊,「8·11」匯改後至今,中國央行一直在致力於緩解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幅度。這種延緩市場出清的做法的最大問題在於強化了市場的貶值預期,進而加劇中國民眾和企業的賣出人民幣買入美元的行為,最終造成更大規模的資本外流。
迄今為止,中國央行用來穩定外匯市場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重新調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定價機制;二是加強資本流出管制;三是對離岸人民幣市場進行干預;四是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問題在於,這四種措施本身都有著不菲的成本。
對資本外流加強管制,看似有助於緩解資本外流與人民幣貶值壓力。然而,嚴格資本管制的後果就是對於資源配置產生扭曲作用。過於嚴格的資本賬戶管制將會降低中國國內與海外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也會削弱中國市場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中國央行持續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的結果,是中國外匯儲備的快速縮水,於是不得不實施更嚴厲的資本管制措施,甚至不惜以粗暴的方式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