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80萬年裡,大氣中的含氧量已經減少了大約0.7%。雖然這對生命並不會造成傷害,但卻足以讓科學家備感困擾。
一項由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期刊的新研究中,檢測了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層裡的古代氣泡。這個研究小組透過史前氣泡中氧/氮比,測量計算出過去大氣中的含氧量。
我們都知道氧氣不只對地球上的生物很重要,它在整個地球上所發生的化學反應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0.7%的變化看起來不是多大的差異,換個角度看,它也只是從海平面上升到海拔約100公尺(328英尺)的高度時,氧氣所下降的量。
但令人想不透的問題是,它跑去哪了?研究人員有兩種假設,可以為氧氣的下降提出解釋。期刊的第一作者Daniel Stolper告訴Live Science說:「首先假設全球侵蝕速率有所增加,在過去幾千萬年間,冰川的增長和冰川磨蝕,都會增加侵蝕率。」
他補充說:「此外,在人們開始使用石化燃料的前一千五百萬年,海洋的溫度都很低,這會增加海水中的溶氧濃度,也就是說海洋在較低的溫度下,大氣中的氧氣會溶入到海水中,將這些氧氣儲存在海洋裡。」
當然還有許多物質也會捕捉大氣中的氧氣。像鐵生鏽就是鐵跟氧結合所產生的氧化鐵。而黃鐵礦(也被稱為愚人金)和有機碳這一些材料,更是特別會捕捉氧氣,而這些物質都可能是造成氧氣含量下降的元凶。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除了過去的150年以外,之前二氧化碳的含量其實沒什麼變化。這是就讓人意想不到了,因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確實會讓氧氣減少。
「硅酸鹽風化恆溫器」是一個具開發潛力的解決方案,不過這個概念有待測試。在火山岩受到侵蝕時會產生豐富的二氧化碳,而這些岩石在經過海水洗滌和分解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溶入在海裡。雖然氧氣和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相互影響的研究,已經發展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很多研究是需要再進一步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