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月20日訊】有關企業稅收負擔重還是不重的爭論,終於有了明確的「官方結論」。近日,中國新華社播發了財政部前部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的觀點。他的觀點主要如下:
一,中國的稅負不重。樓繼偉表示,美國企業所得稅率為35%,中國稅率是25%。從國際比較來看,無論哪個口徑,中國宏觀稅負都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樓繼偉說:「比較稅負,關鍵看宏觀稅負,即總收入與名義GDP的比值。如果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14、2015年我國宏觀稅負均為29%左右,如果計入國有土地出讓淨收益,宏觀稅負分別為30.2%和29.8%。」而此前,世行報告稱2016年所有國家(地區)平均總稅率為40.6%,中國總稅率為68%,位列全球第12位。
二,減稅已經超出預期。
樓繼偉透露,此前預估綜合所有減稅因素的減稅規模為5000億元,如今官方數據顯示減稅力度超過5000億元,超出預期。樓繼偉聲稱:「相比營業稅,增值稅沒有重複計稅,更顯公平,有利於專業化分工和各行業平衡發展,特別是服務業發展,提高專業化效率。」
這段話顯然是回應宗慶後的說法。此前,宗慶後說:「營改增說是降低稅收,我看一點都沒有(降)。說稅收下滑了5000億,我看是收稅收不下來,把沒有收上來的稅收當作降稅的指標了。」
三,曹德旺「跑路」屬個例。
樓繼偉稱,曹德旺所涉汽車玻璃製造業具有特殊性,不適合遠洋運輸,到銷售目的地投資為客觀需要,且其並未把所有玻璃製造都搬到美國,大量業務還在中國,國內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樓繼偉的身份意味著他的觀點代表著官方的明確態度。其中透露的信息非常明確:中國既沒有減稅的必要性,也沒有減稅的空間。並且,現在的減稅規模已經遠超預期了。此前爭論激烈的稅收負擔問題就此結束。這意味著,繼續大規模減稅的可能性已經不復存在。
這則消息一出來,1月17日,股市直接就低開,而在之前的幾天,先知先覺者已經開始撤離,這是股市最近調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債市自然不必說,下跌是必然的。受此影響,大宗商品在1月17日也跟著出現調整。不減稅的消息屬於超級利空。
眾所周知,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各國,還是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都在通過減稅拯救經濟,而每一次大力度的減稅,都會刺激投資的增長和股市的上漲。
2007年以來美股道瓊斯指數月K線圖(網路圖片)
美國股市之所以能夠從6000多點漲到近2萬點(上圖),也與美國政府持續的大力度減稅密切相關。
川普(特朗普)當選後,美國股市之所以能夠迅速止跌上漲,也與川普承諾對企業減稅和計畫推出基建項目刺激經濟的預期有關。不減稅凸顯出企業家與有關部門在稅收負擔認識上的不同,這種不同不是小的不同,是截然不同。
稅收重不重,在中國,並不能簡單看稅收本身。還有幾點:
1)土地出讓金。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全國土地出讓價款從2001年的1296億元,到2013年首次超過4萬億元,13年間增長超30倍,總額累計達19.4萬多億元。加上2014年到2016年(該年數據尚未公布)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全國土地出讓金總收入約30萬億元左右。土地出讓金不納入到稅收當中,卻是民眾當然也包括企業必然要承擔的成本,從這一點上來看,它跟稅收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2)五險一金。企業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對企業來說,也不是小數目。
3)各種費。中國存在著非常龐大的非稅負擔,比如,各種收費,這些以「費」存在的負擔,在經濟形式不好的時候,只會加重而非減輕。如果把費也加上情況如何呢?以2015年的數據為例,如果把企業實際應繳稅費加起來,其在利潤中的佔比高達68%左右,從上市公司年報來看,這一稅率普遍在50%以上,部分行業甚至高達80%。
從當下的經濟形勢來看,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減稅,通過減稅增強企業的生存能力,只要企業活得好,整個經濟形勢就一定能夠擺脫困境,慢慢走好,中國就能夠在未來的大棋局中,爭取寶貴的先機……
「有關部門」對稅收負擔爭論給出的明確定論,使得大規模減稅的可能性已經不復存在,甚至,維持現有的減稅規模都可能有難度,這給企業出了一個大難題。國有企業通過所控制資源價格的上漲,可以化解這一難題,而民企則可能同時面對兩個難題:一是減稅預期的消失,二是國企央企所把控的各種資源的價格上漲……很想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很想說,減稅乃是重振經濟之本,還很想說……
所以,有關減稅的話題,就此結束,今後不再談論此事。
責任編輯:靖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