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為兵家聖典。(圖片來源:Pexels)
《孫子兵法》作為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千百年來享有盛譽,被稱為「兵家聖典」。其思想體系之博大精深固不待言,而放眼古今中外軍事鬥爭之成敗,無一不與其言相符相合。
《孫子兵法》的道家思想
兵法十三篇獨具匠心的提出了許多觀點,不僅有益於當時,亦是萬世不易之法則。同樣,十三篇中一些兵家常用名詞術語的產生,以及它們所具有的思想內涵,也為後世的言兵者們所繼承下來,並成為中華兵學的獨特之處。例如:先後、主客、奇正、虛實等等。這些名詞術語的產生和發展,不僅推動了中華兵學的進步,同時也與其他諸子學說產生了共鳴,它們的產生既是對往古軍事作戰成果的研究總結,更是直接來源於中華民族哲學思想的最高峰——道家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提出了一個觀點「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他指出了世間萬物都存在截然相反的兩種性質,這是其矛盾之處。然而這兩者之間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存在,這種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的對立統一性。在《道德經》的第四十章,老子更是進一步的提出「反者道之動」這一概念,告訴我們對立的雙方都遵循著相互推動、彼此轉化這一規律,深刻的指出了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及其方向。道家的這種樸素辯證法思想,老子稱之為「萬物負陰而抱陽」,而用《易•系辭上》的一句話加以總結,即「一陰一陽之謂道」。
戰略不出陰陽兩字
如果我們用陰陽作為宇宙間兩種力量的代表,那麼《孫子兵法》中所提到的那些名詞術語,都可以統歸於這一概念之下。例如: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生為陽,死為陰。先為陽,後為陰。形為陽,勢為陰。攻為陽,守為陰。客為陽,主為陰。正為陽,奇為陰。實為陽,虛為陰。
由上可見,兵法十三篇中的這些術語,皆由陰陽二字引申而來,而其哲學思想之來源,則毫無疑問是直承道家之體系。《孫子兵法•勢篇》所言「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又說「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是將《道德經》中對立統一的辯證觀點以兵家的術語加以發揮,其思想脈絡的傳承關係是顯而易見的。至於《虛實篇》中最經典的那一段「兵形象水」的論述,更像是以兵家思想把《道德經》上善若水中的「事善能、動善時」單獨提出並加以闡釋,賦予其兵法上的特定內涵。
筆者以為,自古兵書戰策千經萬論,總不出「陰陽」二字,此為兵法之樞機。如此看來,又豈獨兵法?諸子百家之學,又何出「陰陽」二字?則道家之學所以被稱為「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又有什麼好疑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