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應當怎樣解讀古文?(圖)

作者:鐘華人 發表:2016-06-26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文的表達和內涵,雖然是無邊無際的,但並不是每篇古文都有意境,也並不是每篇古文的意境都像大海一樣沉長高闊。(攝影:乙欣)

接續〈我們該怎樣解讀古文?〉一文。

這裡有一個比較取中的方法,且稱其為會意法。

讀通古文首先必須明白「兩境」。

何謂兩境?其一曰語境,其二曰意境。

讀古文須從「兩境」著手

語境就是古文通篇文字所表達的整體意思範圍,以及作者寫文章時所處的環境與針對的對象。意境就是古文背後所表達引申出的內涵。

打個比方:古文是河中游魚,那語境就是河流,游魚雖然是活的,但無論怎麼游,都不可能游出河去,河是它的範圍。所以古文文字所表達的內涵雖然無限寬廣,但不可能超出語境,在語境範圍內的內涵都可保留,超出語境的內涵都得舍去。

如果順著這條河流一直追尋下去,可能會發現世外桃源,河流流入桃源中消失。或者追尋下去,會發現河流最終流向了大海。這個桃源和大海就是古文的意境。

古文的表達和內涵,雖然是無邊無際的,但並不是每篇古文都有意境,也並不是每篇古文的意境都像大海一樣沉長高闊、廣袤無際。這取決於寫文章的人的層次和境界,取決於他的智慧和容量。如果作者的智慧和容量像大海一樣廣袤無邊,那麼他寫的的文章內涵和意境就是無邊的大海。如果作者的容量和智慧,只有魚塘那麼大,那麼他寫出的文章內涵最大也只能是魚塘,這隻與作者的修為境界有關,與古文無關。

也並不是內涵如大海的文章,人人都能讀出整個大海來。這取決於讀者的智慧和容量,只與讀者的修為境界有關。如果讀者的智慧和容量只有魚缸大小,那麼意境如大海的文章,他只能讀出魚缸來。因為他只有這容量,內涵再大,他頂多也只能舀出一魚缸的海水來。

所以古文的解讀非常重要,我發現現代人解讀古文尤其是那些聖人的經典,都是把大海裝進了魚缸裡,而且將這當作了全部大海。

運用會意法讀古文

所以古文最好用會意法來讀,那什麼是會意法呢?

簡單點來說,古文是活的,如果想從A點達到B點,對古文來說,它是沒有路的,是活的,它只有起點和目地,沒有固定的路,但哪都是路。而現代文就是一條固定的路。

會意法讀古文,就是先走出一條固定的路,走出這條固定的路目地是明白起點和目地所在,找到根本方向,不至於迷失。方向確定了以後,再把這條路給鏟掉,使沒有路了,大道無形,只剩下方向,任意而行。然後順著這個方向,找到意境所在。

具體思路是:先將古文譯成現代的意思。譯成現代文的目地是走出一條固定的路來,走出這條固定路的目地是弄明白整篇文章的語境,弄明白文章大概表達的意思和範圍。

弄明白整篇文章的語境後,就開始將路鏟掉,只留下方向,任意去走。這時就可以將古文分解為一個個的文字,然後解讀這一個個文字的內涵,再將這些所有文字的全部內涵都組合起來,會成意之河流。對於文中核心的字,要查找它的字源,找出甲骨文、金文等來解讀這個字元始內涵,並且結合歷史的變化讀它的拓展、引申義,這時就找到河流了,文字就活了。

最後作修整,將超出語境部分的內涵全部鏟掉,留下語境範圍內的。找出河流後,再沿著河流去品味、溯源,找出背後高層的意境所在。

這就是會意法。

古文所能表達容納的內涵是無限的,凡人思想所無法企及的地方都能表達。但凡人作文章,並沒有如此大的內涵,因為這是由作者的層次境界,智慧容量所決定的。歷史上唯有至高至聖的真道神人等,才能作出內涵博大無際的文章來。也唯有這樣的經書神作,才需要用會意法來用心品讀。

所以古文其實某種意義上去認識,它也是一種修行,因為它有自己的道,非常博大深遠,與人的修為境界是緊密相連的,人的境界層次越高,智慧容量越大,他所寫出來的,他所能讀出來的古文的意境就越博大、深遠。隨著境界的提高,智慧的提升,對於古文的運用和讀寫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隨心而用,直至「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筆落驚風雨,文成泣鬼神」。



責任編輯:雪泥鴻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