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北京人大附中考場外的考生和家長。(圖片由網友提供)
【看中國2016年06月11日訊】這幾天,高考雖已結束,但有關高考的各類報導和討論餘溫未散,無論是大陸媒體還是海外媒體,都對中國高考給以了很大關注。
由於人數眾多,對中國考生的意義又極其重大,高考令國外媒體感到驚訝。這場考試的結果會決定一個學生未來就讀的大學,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考生未來的人生,而高考失敗也意味著家庭對考生的失望。
近日,《BBC》發表文章,以一家外媒的視角描述了其眼中一年一度的中國高考,甚至在標題中用了「可怕的」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中國的高考。
近年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使得中國大陸催生了許多與高考相關的產業和習俗,有些實在令外國人費解。比如,「高考房」、「高考保姆」、「高考聖地」,都是近年來由於備戰高考而衍生出的新「產業」,它們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高考經濟」,使中國的投機者為高考而陷入狂熱。
對於高考生來說,複習是他們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為了輔助他們的複習,「高考保姆」的職業應運而生。這些「保姆」往往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大學生,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在考生高考衝刺階段陪考生熬夜複習和交談。據一位正讀大一的上海「高考保姆」介紹,只要陪客戶聊天並陪他熬夜,便能獲得每天300元的收入。
為了高考期間能有充裕的時間休息,許多考生還住進酒店「高考房」。很多的酒店還會提供高考套餐,有些套餐甚至能標上每晚2000元的高價。雖然價高,許多酒店都是供不應求。
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中國還出現了可供前往「朝聖」的「高考訓練營」。其中最為有名的訓練地點是安徽省的毛坦廠中學,每年大約有20,000名高考生前往集訓,而這一項目會花費每位考生至少8000元。訓練營中禁止使用手機和電腦,學生將會住進沒有電源插頭的特殊宿舍,當地政府甚至會關閉整個鎮的娛樂設施,迫使考生們除了學習外沒有別的選擇。
最讓人吃驚的是,有的學生和家長為了分數竟不惜重金請人代考,有的不惜花費幾百萬。而替考者為了巨大的經濟回報,竟然冒險偽造身份證、准考證,以替代真正的考生參加考試。如果能讓學生順利進入一本大學,替考者可以獲得高達25,000元的收入。為此,今年高考,各地不僅加強了對高科技作弊手段的防範,還制定了相關法律,替考者最高可獲刑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