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5月26日訊】最近,房地產的世界特別的熱鬧,一方面官方的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完全「站」在了老百姓的角度,力捧去庫存,批評強刺激批評推高地價,甚至今天官煤直接說,要謹防地方政府和開發商聯手炒地。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的卻是奇葩的數據:天價地王頻現。而北上深的樓市成交卻遇冷降溫。可以說人民群眾已經一臉懵逼了,這到底是要鬧哪樣?到底上面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房價的問題,我們常聽到老百姓的一句話就是,國家不會讓它跌!但國家真的是這麼想的嗎?恐怕未必,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是最典型的黨媒,他們的發聲代表了現階段領導的最高意圖,而現在明確批評了今年的房價上漲,釋放了要改革去庫存,不要刺激去庫存的信號。也就是說從中央的意思來說,完全看到了一二線城市房價泡沫的風險,而且本就庫存不嚴重的一二線城市,這麼瘋漲下去,將造成嚴重的資金虹吸效應,老百姓都在拋售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子,到一二線去交首付,所以不但不利於全國去庫存,反而造成了冰火兩重天,一些庫存最嚴重的地方,反而形成了補庫存的效果。所以形成窮的更窮,富的更富,但富裕地區的大型企業則遭遇成本上升的尷尬,比如華為不得不搬出深圳,蘋果的代工廠也要搬到印度。這對於整個經濟來說,危害十分明顯。
另外,最重要的是,這麼高的房地產泡沫,放眼世界都沒有見過,一線城市的租售比已經高達50-100倍,也就是說買房的錢,你可以租房100年了,這還不算利息。所以,吃過見過領略過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國際資本,在賺錢錢之後,華麗的轉身離開了。去年9月開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外商直接投資,就已經是負數了。而今年隨著房價上漲,外商撤離的速度還有所加快。外國人走了,誰來接盤呢?現在最大的一部分資金,竟然是國內的不明資金,很可能就是銀行的表外業務。你沒看見,最近拿到地王的基本都是央企,保利3倍價格搶地上海,華潤搶灘北京,綠地、中海、華僑城等等紛紛表現激進,央企國企的錢哪來的,還不是銀行給的,而且今天有消息說,銀行支持央企抄底,甚至倒貼利息。也就是說銀行給央企的貸款利率只有5%,而現在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也差不多4-5%了,所以完全不賺錢。大概這才是真愛。
由於央企借錢便宜,又不是自己的錢,所以花起來自然也就不心疼,特別是一些地方的國企,跟地方政府還說好了,承擔著推高地價的任務,所以一個一個的地王就此誕生。再與央企國企的競爭中,民間投資的融資成本基本都過10%了,雖說是「公平的」招拍挂制度,但其實由於資金成本不一樣,民間投資早就沒有了競爭力。於是,我們看到房地產市場在外資撤離之後,只剩一下了2個玩家:一個是央企國企,另一個就是銀行,碰巧了他們的錢都不是自己的。第一不心疼,第二也不怕賠,銀行的錢賠在了國企央企身上,領導是沒有責任的,相反要是被中小企業拿走沒還,那麼恐怕就得寫檢查了。所以,銀行賺錢賠錢倒是小事,關鍵是自己別犯錯誤。至於央企國企們,他們用的錢便宜,所以未必就成本最高,另外拿下地王可以造成推升房價的恐慌感,成了賣房子最好的宣傳廣告,而且有地在手以後融資抵押都更加方便,再有就是跟地方政府這種曖昧的關係。
於是乎,我們看到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北上廣深以及南京、蘇州、合肥等熱點二線城市在內的共計20逾個重點城市土地市場持續高熱,「三高」(高總價、高單價、高溢價)地塊頻出,達118宗之多,其中有51宗地溢價率在100%以上,最高達400%。國企的錢是全民所有的,銀行的錢更是所有儲戶的,用老百姓自己的資產和錢,給老百姓自己挖個住房的天坑,這事還真是只有咱們才能幹的出來。
所以,下一步真得整治這種亂象——其實管住國企央企就行了。國企央企的作用,不是讓他們去搶地拿地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