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4月16日訊】是玩體制、還是玩貨幣?
玩體制比較難。
以巴西為例,201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兌美元跌跌不休,今年初期,雷亞爾大幅反彈,可能很多人又會對巴西貨幣充滿幻想,可以明確地說:錯了。任何時候,如果你對巴西貨幣抱有幻想,短期不論,長期來說一定是失望的,巴西的問題根本不在貨幣,而在社會結構。
2015年7月,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宣布其勞工法院有32個職位空缺,而他們得到的申請多達13萬多份!看來,巴西的「國考」之競爭激烈程度,可能是世界領先(難道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如今,巴西失業率高升,正在滑向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此時如果獲得一個公務員崗位,相當於買了終身保險,競爭不激烈也是不可能的。超級豐厚的薪水、終身受雇、各種特權和津貼,包括雇佣司機和免費乘坐飛機,等等,政府當中的工作過去和現在一直都是大家垂涎欲滴的,工資高,福利好,還有一些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的退休金計畫。
和公務員階層類似,正規經濟部門的不少工作也都享有歐洲等級的保障和福利。所以,巴西「國考」競爭的激烈是有緣由的。
可是,在巴西政府僱員之外的環境如何?私營部門的僱主根本拿不出這樣優厚的待遇來競爭,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就更加不必說了。巴西人當中的大部分,都工作在非正規的經濟領域。他們教育程度低,幾乎沒有什麼工作保障和最低工資之類,對於許多人而言,飢餓和貧困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常態。
巴西人雖然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但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階層。巴西甚至包括整個南美的人們,熱衷於街頭政治,熱衷於遊行示威,但結果如何?公務員們(以及那些從系統當中得到好處的政治家們)可不想失掉自己的特權,中產階級也害怕大學品質下滑,害怕就業競爭變得激烈,他們都在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保住既得利益。
對巴西來說,變革很難,當掌握權力的人們掌握著變革的主導權的時候,幾乎是不可能的。精簡政府僱員的努力往往是徒勞的,提升財政支出的效率、將財政支出向中下層人士傾斜也大多是幻想,結果,社會的管理成本(這些成本支撐了上層人士的優越生活)就會長期超越社會經濟所承受的壓力,那麼怎麼辦?
既然不能讓社會的管理成本和社會的承載力相匹配,那就只有一個方式可以選擇,印鈔!所以,巴西不依不饒地通過擴大投資來拉動經濟,擴大投資就可以加發貨幣,維持上層階級的利益!
所以,巴西沒有貨幣,因為貨幣可以比較長期低保持自己的信用。巴西只有紙幣,只是一個遊戲。
按說,巴西擁有豐富的信用貨幣管理經驗,上世紀的克魯塞羅曾經造成長期的通貨膨脹,結果被雷亞爾的推出所制服,可是,這樣的經驗為什麼在今天不能拿出來使用?這樣的經驗應對今天的局面綽綽有餘。一切都來自於社會結構分化,只要是不面臨GEMING,不面臨社會基本矛盾爆發的臨界點,期望變革,基本等於徒勞。
透支信用,直到雷亞爾的內在信用含量達到或接近於零,就是巴西未來的道路,這是由巴西的社會結構所決定的。
巴西注定只能玩貨幣,玩不了社會結構的改革。
巴西不僅僅是巴西,大陸型文化體系的國家基本都是如此,他們都玩不起體制,只能玩貨幣。
體制的背後,是文化。
第一種自然是殖民地文化。南美歷史上都是歐洲的殖民地。雖然老歐洲一直在淡化自己的階層鴻溝,但貴族和平民之間的差距依舊存在,只不過比中世紀淡薄了很多而已。但這種等級文化還一直在過去的殖民地開花結果,尤其是歐洲大陸國家曾經的殖民地。巴西不過是殖民文化的一個縮影。
等級文化永遠捆綁著巴西,決定巴西不會有貨幣,只有紙幣的遊戲。
第二種是傳統文化。其實,傳統文化不是今天的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比如:春秋戰國時期,是大國最輝煌的時期,文化、科技、經濟取得了大發展,這也是大國最值得自豪的時期,可恰恰,當時的文化是百家爭鳴的文化,沒有大一統,這種文化的根本是什麼?是哲學!當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一統天下的時候,就只能互相競爭,抑制自身的糟粕發揮自身的精華,整個社會就是一種近似完美的文化。當各種流派的糟粕都被抑制、而只能發揮精華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不就成為完美的嗎?這就是道的精髓所在,就是傳統的文化和傳統的哲學。
後來,孔先生大一統了,孔先生有很多言論都是古老大國的精華,但也有很多糟粕。比如:君臣父子、君父,夫唱婦隨、江山的論調等等。實際上都是等級文化的內涵,或許這些內容不是孔先生文化的核心,但後來的統治者作為精華來繼承,源於維護等級社會是有利於其統治的,直到今天。
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就是等級文化的縮影。等級文化根深蒂固以後,社會的等級也就根深蒂固了,主導階層就只能維護等級的利益,使得任何體制的變革都成為敷衍了事。結果,兩千多年不斷轉圈。
大國的社會,無論任何時候,如果你批評孔文化,都會招來一堆板磚。帽子無非就是攻擊國學、攻擊傳統文化等等,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維護等級社會的存在!孔文化的精華部分沒人可以否認,但這些糟粕其實也根本代表不了國學,代表不了傳統文化。
既然難以改革文化,也就難以改革體制,最終只能不斷地玩貨幣,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不斷地改革貨幣。
但貨幣不是那麼好玩的,委內瑞拉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自然繼承的是殖民文化。近期有一篇報導說:委內瑞拉明年通脹率將達1642% ,向辛巴威看齊。三年多以前,強勢玻利瓦爾兌美元尚在6:1左右,今天,已經超過1000:1,帶來的自然是通脹不斷發展,曾經的繁榮與富裕,成為過眼雲煙,邁入世界上最貧困、最悲催的國家之列,這就是玩貨幣的結局。
歷史上,不斷有國家風風火火幾十年或十幾年,經濟發展成為耀眼的明星,但突然間,過往的繁華成為南柯一夢,直接成為悲催的國家,在這些國家的歷史中不斷重複這樣的循環。阿根廷、俄羅斯、巴西、大國等,最新的範例是委內瑞拉,他們犯的都是同一種病,欠缺信用!更深層次是欠缺文化和體制的變革。因為財富只有信用才能支撐,當社會沒能力改革自己的文化和體制之後,就沒有貨幣的信用,最終只能玩貨幣,玩貨幣的結果是貨幣信用的不斷喪失,讓財富的積累沒有了載體,曾經的繁華就成了過眼雲煙。
從歷史的角度看,很多國家注定是農業國家,注定是依靠資源生存的國家,因為他們的文化和體制不准許信用存在,自然就只能是這樣的初級社會。即便暫時實現了工業化,也改變不了結局,看看過去100年的阿根廷,就十分清楚了。100多年的「發展」結果是從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成為發展中的農業國家。看看前蘇聯解體之後被廢棄的鐵路和站臺,更加清楚,上世紀60—80年代已經完成了工業化,但今天成為完全依靠賣資源生存的國家,過往的工業化成為南柯一夢,過往的財富也成為夢中的繁華。
靚麗的公路、鐵路、站臺、工業基礎和設施,可以實現財富的積累,支撐他們運轉的是貨幣的信用,支撐這種信用的是自身的文化和體制。沒有貨幣的信用,無論這些東西在今天多麼靚麗,最終的結局也是被廢棄。
貨幣,其實不是那麼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