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小學按成績將學生分到差班,引發爭議。(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3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綜合報導)教育資源不均衡、教育機會不平等,一直是近年來大陸民眾聲討的話題。近日,廣西一鄉鎮中心小學將差生組成「學渣班」,並配以最差的教師,由代課教師授課,而學校卻將這種歧視性的分班教學稱之為「因材施教」。
將差生組成「學渣班」 校方稱因材施教
據《桂林晚報》本月初報導,網路曝出,廣西桂林市永福縣堡裡中心小學根據學生的成績,將該校和三多、拉木兩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分班,成績最差的學生被分配到最差的教室,並配備代課老師,一些家長稱之為「學渣班」,感覺孩子像是被拋棄。此消息一出,引起很多網民關注。
然而,校方和鄉、縣兩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此卻有著與家長們的理解完全不同的解讀。該校校長表示,學校把成績差的學生分到一個班,「並不是拋棄,而是為了因材施教。」並稱,如果把這些學生放在其他班一起教學,他們很難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
家長和教師揭「因材施教」實質 稱消極影響嚴重
一些家長和教師曝出了這種「因材施教」的實質。
《澎湃新聞》3月2日報導,已從教30餘年的小學教師王金秀表示,其實,老師都不想班裡有差生,因為這會影響全班平均成績及老師的教學業績,同時也是課堂紀律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如果將差生單獨分班,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也不利。她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自製力較差,差生和好生分隔開來,很可能發展成更加嚴重的兩極分化。
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吳素梅教授也認為,過早地給孩子貼上「差生」的標籤,可能會對部分孩子產生污名效應,令他們自暴自棄,造成消極影響。如果能向這個班傾斜更多的教育資源,切實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基礎,提升學生的成績,那麼也就能打消家長的疑慮。
然而,一位家長表示,學校給差生班配備的都是沒有教學經驗的代課教師,所謂「因材施教」當然會遭到質疑。
對於差生班帶給孩子的影響,一位家長稱,兒子在六年級分到差班後明顯變得自卑了,與很多原來要好的同學疏遠了關係。
關於「學渣班」的負面效應,《北京晨報》22日報導,據一位現年35歲的男士小常對當年自己學校的回憶,「差生班」的學習環境很差,曠課早退、打架鬥毆、抽煙賭博、早戀等問題一大堆,甚至有調皮搗蛋的學生連班主任都敢打,最荒唐的是竟然有學生在課堂上炒菜。小常說,老師在講台上授課,後排的幾個男生則用自製設備炒菜,大家輪流帶食材,最後連女生也加入炒菜隊伍。
《BBC中文網》23日發表一安徽網友的評論文章稱,這種做法舍棄了不好學、不聽話的孩子,剝奪了他們的平等教育權,學校是在故意「誤人子弟」。有許多本來通過教育就能改邪歸正、走向優秀的孩子,可能永遠失去了「回頭是岸」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澎湃新聞》的報導稱,涉事學校2015年春季學期五年級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排名表顯示,在成績墊底的51名學生中,有8名學生的名字被紅圈圈起,這8名學生被分到堡裡中心小學六年級的其它兩個班,而非「學渣班」。
「學渣班」的班主任林波解釋說,「這些學生,是學校老師的親戚或朋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