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0~30分鐘日照能產生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網路圖片)
支撐身體的骨骼是堅硬的,但碰到骨質疏鬆時,再堅硬的骨骼也會鬆軟如朽木。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據調查發現,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常見病,60~70歲的老人患病率達3/8,80歲以上老人的患病率竟高達5/8。所以應當引起大家的重視與警惕。
骨質疏鬆有三大特點
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全球約有2億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約有30%的50歲以上的婦女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60~70歲之間的女性約1/3患有骨質疏鬆症,80歲或以上的女性約2/3患有骨質疏鬆症,約1/5的50歲以上的男性會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鬆指不伴有引起本病的其他疾病,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65歲以上老年人)。
繼發性骨質疏鬆則是由於各種全身性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引起的骨量減少,風濕免疫疾病以及免疫抑制劑和皮質激素等藥物也可能會引發。此外,按發生部位亦可分為侷限性或泛發性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會有以下三大特點。
其一,「無聲無息」。骨質疏鬆在多數時候並沒有症狀,因此醫學上稱其為「寂靜的流行病」。
老年人只有當骨量丟失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發生腰背疼痛、身高縮短、甚至骨折時,才會對骨質疏鬆引起重視。
其二,女性比男性多。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男女比為3:7。主要是因為絕經後卵巢功能衰退,在雌激素驟然減少的同時,也會加速骨量丟失,加重骨質疏鬆症狀。
其三,隨著年齡增加,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亦相繼上升。有研究表明:50~59歲的人的患病率為10%,60~69歲的患病率為46%,而70~79歲人的患病率達到了54%。
哪些人最應注意骨質疏鬆
1、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死亡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已經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老年人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有20%,致殘率更是高達50%。骨質疏鬆症本身無併發症、疼痛等症狀,也無畸形等體征,但可從一些小的細節判斷。
如果你開步走或身體移動時,腰部感到疼痛;或者開始有駝背、身高變矮的情況;或者是脊柱、髖部、腕部等部位出現骨折現象,以及呼吸功能下降時,需警惕此時是否已經患有骨質疏鬆症。
2、因為遺傳因素,或者有些體形瘦小、鈣質不足、缺乏運動的人都比較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此外如果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過量飲用咖啡或濃茶,長期服用類似類固醇和過量的甲狀腺激素等藥物,或是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亢進或性腺功能失調等,以及婦女過早絕經都易與骨質疏鬆症聯繫在一起。
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疾病、日照不足、運動過劇或過少、低鈣飲食、不良生活習性、藥物、骨質疏鬆家族史、種族、高齡等都是骨質疏鬆症高發的危險因素。如果具有以上1個或多個危險因素,那麼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將大大增加,要去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測。
防治骨質疏鬆,建議戒菸、少飲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飲料,增加一些體力活動。(網路圖片)
骨質疏鬆的防治方法
補鈣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基礎措施」。2002年中國居民膳食調查表明:每日平均鈣攝入量為389毫克,鈣攝入量只佔推薦攝入量的50%。而19~50歲的人每天需攝入鈣的含量為1000毫克,女性妊娠哺乳期需每天攝入1200毫克,絕經後婦女需每天攝入1000毫克,60歲以上男性和婦女需每天攝入1200毫克。
吃鈣片時需注意以下幾點。分次服比一次服吸收量多。與飯同服或飯後即服,胃酸多利於吸收,適合於低胃酸者;若胃酸正常,主張兩餐之間服鈣劑,因鈣劑與飯同服會影響鐵的吸收。咬碎服,體表面積增加,利於吸收。睡前服,能減少夜間骨鈣丟失。
維生素D也必不可少,它除了可以調節鈣的吸收,還能協調神經肌肉。一般每天需要20~30分鐘的日照時間才能產生維生素D,缺乏光照要額外補充。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除了緩解症狀、減少骨量丟失、提高骨密度之外,最終的目的是防止骨折發生。為了降低骨折危險,還需要改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議戒菸、少飲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飲料,堅持鍛練,增加一些體力活動。同時需要適當的營養,特別需要攝入一些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蝦皮、奶粉、芝麻醬、黃豆、海帶、雪裡紅、豆腐等。必要時需輔助一些藥物治療。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應及早到專業醫生處就診,除了一些基礎治療,還需輔助藥物治療。如抑制骨吸收的藥物雙膦酸鹽、降鈣素、雌激素;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氟製劑;其他藥物鈣、維生素D、維生素K、中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