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年來到瑞士時,還是一個青澀、害怕、對一切感到陌生的留學生我。這中間,經歷了許多驚奇、有趣又徬徨的過程。
尤其還記得,第一年走到大賣場,看到四處「開學大減價」的廣告,擺著許多跟臺灣很不一樣的文具。我當時有點愣,開學有必要辦這種文具大減價嗎?開學不就是領新課本、準備報名補習班而已嗎?為什麼學生還要買這麼多東西呢?還有,許多瑞士朋友、同事、同學或家長,在開學前夕若是路上遇到,都會互相詢問:「你東西都買好了嗎?可以準備開學了嗎?」怎麼搞得好像開學好像是一場勞作一樣?
(網路圖片)
不一樣的文具
瑞士大賣場的開學促銷品,跟臺灣很不一樣。首先,多功能筆包。雖然也有類似臺灣的那種筆袋,但是瑞士商場會販賣一種很厚實寬大、差不多就像是臺灣一個便當盒大小的筆包。在這個筆包裡,可以放各種色筆、小尺、削鉛筆芯等小物件,分門別類,裝備齊全,儼然就是一個文具大組合的工具包。
筆包,有分內外兩層。第二,開學前夕一定都會大量販售大型卷宗夾。這一類大型卷宗夾,雖然顏色名目繁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兩孔為主。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兩孔文件夾,我覺得很奇怪,想不通買這種兩孔文件夾做什麼?在臺灣求學都是以買課本為主,這種大型卷宗夾,我在臺灣讀這麼多年的書,也不過大概才兩三個,偶爾放考卷講義而已。所以剛開始還真不知道為什麼瑞士大賣場要在開學前,大量銷售這種大型卷宗夾呢?而且還往往一次包裝三個大卷宗夾打折來賣?
大型卷宗夾從這種兩孔式的大型卷宗夾,還由此衍伸出好多相關產品:兩孔打洞機、可撕頁的兩孔筆記本、兩孔式的膠面文件保護套、兩孔式的彩色分頁紙與標示簽…
大型卷宗夾的衍伸產品第三,在校園裡,可以看到瑞士學生背著很大的書包。裡面裝的,就是這種大型卷宗夾。上課的時候,大家都會拿出兩孔式的筆記本,沙沙沙地記下今天上課大家互動、討論的主題內容。要下課的時候,再標上今天上課的日期和主題,連同老師今天所發的講義,一併整理、收納到卷宗夾裡。
自己的課本自己做
隨著上課進度的累積,放進卷宗夾的筆記和講義越來越厚,「自己做的課本」就這樣慢慢生出來了!
剛到歐洲時,我一直很奇怪,似乎課本並不存在。以前在臺灣讀書,開學買書、訂書、發新書、買書套,都是臺灣開學的重頭戲。但是在歐洲,課本只能說是參考用,甚至有一些老師是不用課本的,完全自己編製教材與進度。我以前在臺灣很喜愛的現成書套,在瑞士也並沒有販售,因為在瑞士,沒有全國統一的課本,也就沒有固定的書型大小尺寸。所以就算開學有新書,瑞士學生如果想保護新書,還得自己選包裝紙、自己剪裁、自己製作書套。
所以,瑞士學生從小的學習習慣,如果從「課本的生成方式」來看,跟臺灣學生比較,我發現:
一、強調個別化、差異性、自我風格
每一個學生選擇文具的需要與愛好,都是不一樣的。而每一個人記筆記的方式、整理歸納的習慣,也隨著每個人的個性有所差別。所以,一個學期下來,每一個學生的卷宗夾風格都大大不同:有的人會善用多功能筆包,用裡面分門別類的色筆標示重點,甚至自行加上插圖,精美乾淨得令我讚嘆;而有的學生,則大手大腳字跡潦草,只有他自己看得懂在寫什麼。看學生的卷宗夾,就好像看一個非常具有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品,非常有趣。
二、從小進行DIY,自行抓重點、整理繁雜抽象主題的思維訓練
從多功能筆包,到各式各樣的文具,開學的學生,就好像一個準備自己打造傢俱的師傅一樣。學生必須要自行抓出上課內容的主題,因為沒有既定的課本目錄還有考題集錦擺在那裡。分門別類、整理收納、自我建構抽象知識的功夫,是從小培養的:老師今天上了什麼?上一次又上了什麼?看似片面的抽象知識,彼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麼銜接的?該怎麼融會貫通,才能把看似複雜大量的資訊,統整成為自己的東西?又該怎麼取捨、篩選、整理資料,才能有效準備考試呢?
這一些問題,都是瑞士學生在學期開學時,就必須要思考的功夫:完全是一個自己的課本自己編的概念。
三、一切自己動手來
在瑞士的教學現場上,從準備開學這一件小事來看,這裡的教育特色,非常重視自我認知生成的全面過程,而非只是上對下的、既定的師生威權關係。
我的學生,並不是我的晚輩,他們完全站在一個和我一樣平等的地位。在瑞士中學的課堂上,我甚至不能直呼他們姓名,必須用法文的敬語「您」、「先生/女士」來尊稱他們:這是因為,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都是最可貴、獨一無二的、值得敬重的個體存在。我所能作的,只是協助他們自行建構起自己對某一個學科的認知,如此而已。
絕不單向地、片面地給予答案與命令。我們所看重的,不是一個是非選擇的結果,而是一個全面的、自我認知的、建構的過程。身為一個從旁協助的、引導的合作者,我何其有幸,能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生命夥伴。
在生命中,我們是一個團隊,不是一個軍隊。